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大概2000多年,历史典籍和读史心得汗牛充栋。历史网站上、各种书籍里,很多人引经据典,往往就某一件事、某一个人展开无穷无尽的讨论,历史笼罩在巨大的迷雾之中。
为什么读史呢?记住每一件史实的具体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等等,真的那么重要吗?吾大不以为然。历史书籍基本是后人写前人,今人写古人。几十年前甚至几年前的事要做到年月日准确无误、人物细节毫不变形地实录下来,都是一件难乎其难的事情,何况百年千年以前了!加上写史人的修养、认识、情感等因素的影响,更不用说统治者特别是清朝对以前历史的大肆篡改,白纸黑字就那么肯定吗?
可以说,信史未必完全可信,演义未必完全虚构。读史在于寻找事物发展的脉络,探究历史演进的因果,总结前人成败的根由,作为我们行政、行事的参照物和借鉴体,或为一种消遣,在历史的烟云中漫步。所以说,读史不是训诂,重在体味、感悟。毕竟,那些时间、那些人、那些事离我们太远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