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救市”只不过是纠正历史错误

(2008-03-31 23:57:04)
标签:

股票

 “救市”只不过是纠正历史错误

    中国股市从诞生起,就存在先天不足。制度性缺陷已成为中国股市不能承受之重,这种制度性的缺陷注定了中国股市的暴涨暴跌,注定了价值投资成为一句空谈,投机炒作成为永恒的主题。

    为了保证经济安全,在股市设立之初,创造性地实行股权分置。而这种在当初看作是巧妙的规避风险的制度创造,却为以后埋下了祸根。上市公司因为股权分置而对股价漠不关心,任由股价涨跌,置身事外。当管理层意识到这种股权分置带来种种的弊端进行改革后,大小非解禁又成了一个达摩克里斯之剑,抑或已成为杀人利器。

    为了经济安全创造的股权分置严重地伤害了投资者,而纠正这种错误时又用了一种错误的方式。短时间的大小非解禁难以让市场承受这种巨大压力。

    如果仅仅是这种大小非解禁,尚不能造成近期股市的暴跌。一些恃宠而骄如中国平安类的上市公司又缺乏应有的企业社会责任,它们不顾市场实际情况,不顾中小股东利益,抛出天量的融资计划,如趁火打劫一样,让本来就先天不足的股市挨了一记重拳。

    大小非解禁也好,天量融资也好,根源就在于人为地割裂了上市公司和股市的利益关联。上市公司股价无论如何狂跌,上市公司的高管仍能日近斗金,这种现象实际上是一种极具象征色彩。继续推演下去,假设上市公司破产,我们相信这些上市公司的高管仍能保有自己的财富及其社会、政治地位。也就是说,无论股市好坏,无论股价上涨下跌,上市公司总是旱涝保收。尤其是那些高管,仍能保有既得利益。

    这种及其不公平的现象注定上市公司不会认真地考虑股市的好坏,不考虑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 所以,在中国股市中,种种怪现象就屡见不鲜,见怪不怪。

    造成这种局面的似乎任何人也没有错。为了国家经济安全的股权分置,在开始这样设置的时候不能说它是错误的;发现股权分置种种弊端,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也是正确。就是这种谁也没有错误的情况下,造就了中国方向性错误的股市。

    出现这种没有人犯错情况下出现的错误根源到底在哪里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就在于一种既想吃又怕烫心理在作祟,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采取了一种骑墙的做法,使股市总在政策市和非政策市中间地带徘徊,也为一些人提供了非法牟取暴利的空间。这种看似很聪明其实弊端很多的做法不仅存在于股市中,还存在中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股市也不过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案例而已。

    遗憾的是,当股市面临抉择,管理层面临大考的时候,既想持又怕烫的心理又在作祟,证监会一再暧昧的态度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不想让股市成为政策市,可以旗帜鲜明地表态;如果想让股市成为政策市,也可以公开地采取措施。没有必要表现出模棱两可,期期艾艾、畏畏缩缩的态度来。如果仍这样下去,满天飞舞的流言、谣言仍不会停歇,反反复复的折腾仍不会停止。

    历史是不能抹煞的,历史是不容否定的。中国股市从诞生那天起就带有政策市的基因,这种基因靠什么消除?能靠市场消除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解铃仍需系铃人,制度设计造成的缺陷必须依靠管理层来消除。如果依靠市场消除这种缺陷,对投资者来说是绝对不公平的,在实践上也行不通的。

    事实上,所谓的救市也不过市弥补股市制度之缺陷,纠正历史错误而已。那些反对救市的人是不负责任的,也没有正视历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