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中石化、中石油搞成“窦娥”

(2008-01-18 00:14:14)
标签:

财经

 不要中石化、中石油搞成“窦娥”

    一段时期以来,一些人,包括一些经济学家和财经媒体评论人员,横竖对垄断行业央企看不顺眼,动辄拿央企说事。垄断行业央企几乎成了搞噱头的素材。

   近日中石化仅仅一次正常地调整一下工资,也没有摆脱被搞的命运,引来了一些知名的财经媒体评论人员诘难和质疑。

   这些质疑声中颇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中石化提高工资就是“变相给自己发补贴”、是兑现自己的经济理性”、是为了少缴红利等等。一句话,中石化就是为了企业的利益,没有考虑公共利益。

    持有这种观点的最大的理由就是,让央企上缴红利,央企为了“兑现自己经济理性”就提高成本,以达到少缴红利、企业多受益的目的。不妨把这种观点叫“成本受益”理论。

    我们不妨看看中石油、中石化成本是否在提高。

    自从1995年以来,石油的发现、开发和生产成本一直在上升。

    首先,已计划的资本支出上升。著名的Lehman兄弟公司对325家公司的调查表明,2006年已计划的全球勘探和生产支出是2380亿美元,比2005年增加15%。而2004年为1670亿美元。2004年以前一直在1500亿美元以下。勘探和生产支出上升,一方面反映出石油公司在努力增加油气储量和产量,另一方面也说明人力、原材料和油田服务的成本越来越高。

     第二,从钻井成本上看,仅仅就从2003年到2004年租用钻机的成本而言,其成本上升不到5%。但是随着钻机合同期满,新的合同的租费要高得多。从2004年到2005年钻井商的钻井收入增加了20%-40%。一家钻井商报告说,其签订的2006年钻机租用合同的日租费平均比2005年高30%。2006年项目成本已经显著上升。剑桥能源研究会的开发资本成本指数表明,2005年12月到2006年5月间,项目成本上升了18%。

    仅此两项就可以看出,中石油、中石化的成本提高是不可避免的。不仅仅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成本上升,世界上石油企业成本也在提升,同时,这种情况还有加剧趋势。

   以上仅仅是石油企业生产中成本的提升。而在安全、人力方面的成本也在不断甚至大幅提升。

    对于石油化工行业来说,安全措施更是忽视不得,一旦这方面出现问题,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虽然没有权威的数字,但笔者相信中石化、中石油等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应该是最多的。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要求越来越严格,中石化、中石油必然还会加大投入力度,中石油说提高安全成本并非虚言。

    另外,在人力成本上,在目前通货膨胀情况下,猪肉、粮、油等食品价格提升,房价高位运行的情况下,中石化、中石油等企业员工不受影响吗?中石化4年时间没有涨工资,在通货膨胀情况下涨工资难道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中石油、中石化企业成本的提高是必然的。成本提高也不是始于今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开始提高了。在这种情况下,把中石油、中石化想提高油价的举措看作是“逼宫”、看作是“撒娇”,是没道理的。

    客观地说,一些央企确实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银行、通信、电力,但一些人把中石油、中石化上当作靶子是错误的。当然,笔者相信,有的央企可能为了企业的利益,通过“成本受益”方式来规避红利问题。但在目前通货膨胀、资产价格升值的情况下,又有哪个企业经营成本没提高呢?一直牟取暴利的开发商不也一直叫嚷成本升高么?为什么中石油、中石化成本提高就成了罪过呢?显然,这里存在着误解,存在着不了解情况乱批的现象。

    笔者详细地看了一些批评中石化涨工资的文章,相信绝大多数作者不了解中石化,不了解石油化工行业,甚至连中石化各个分公司的生产工厂都没有去过,更不用说中石化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同时,这些非难者也不怎么了解央企的管理体制。

    指责中石化的人,绝大多数人只是在书斋中用所谓的自由市场化经济理论臆测中石化等央企的“市场经济不道德”。笔者相信绝大多数是误解,但笔者也相信,有些人是利用中石油、中石化等央企搞噱头,赚取眼球哗众取宠。

    目前,舆论已经把中石油、中石化搞成“窦娥”了,搞成炒作素材了。作为国民经济支柱行业企业,作为关系重大国计民生的企业,岂能用来搞噱头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