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得见的手”摸乱品牌市场

(2007-01-15 01:42:34)
“看得见的手” 摸乱品牌市场

    近日媒体披露,上海著名商业街淮海路为了把国际品牌由65%提升到70%,民族品牌为了给国际品牌让位,有的被驱逐出淮海街,有的付出了更高的代价。

    而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驱逐民族品牌引进大量国际品牌的过程中,竟然出现鱼目混珠现象,一些所谓的国际品牌只不过是打着洋文符号的国外普通商品,有的甚至只是打着洋文符号的国内产品。淮海路在商业街提升改造过程中围绕品牌问题上演了一处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

    很多人把淮海路商业街为国际品牌让路而驱逐民族品牌的做法归结为崇洋媚外心里在作祟。但问题还不仅仅止于此,分析当地政府的导向、业主和国际品牌经营者利益取向,可以看到,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行为这只“看得见的手”被一些商人巧妙地利用了,或者说政府行为无意间与一些商人进行了一次“合谋”算计了民族品牌。

    首先,该地政府的导向明显存在偏差。当地的一位区长强调,“就是希望他们(业主)做到国际品牌和民族品牌并重,我们不希望看到淮海路是国外品牌的一统天下”。然而,当地区政府的目标又是要把国际品牌和民族品牌的比重从目前的65%提升到70%。这无疑与当地领导的说法存在着出入。从民族品牌的遭驱逐或进入门槛提高来看,国际品牌和民族品牌并未享受到同等待遇。提高5%的目标起了主导性作用。政府的愿望和出发点肯定是好的,但从最终的结果看却是出乎意料。

    其次,业主充分利用当地政府的导向,对民族品牌冷眼相向,对国际品牌却青眼有加。借当地政府的“尚方宝剑”驱逐民族品牌,这样,民族品牌如果在此经营,他们完全可以提高出租价码。另外,引进国际品牌对他们没有任何损失,至少保持原有的租价。当地政府的政策对他们来说是有利可图的,所以执行起来非常坚决。

    最后,对那些经营国际品牌的商家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发财良机。古语说:“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吴王爱剑客,百姓多疮痍。”既然当地政府如此青睐国际品牌,何乐不为呢?即使没有能力经营国际知名品牌,也要创造出一个来。品牌本来就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对品牌界定很难量化。对绝大多数国人来说,看国际品牌也是雾里看花。因此,经营者就拿洋符号贴在商品上来糊弄“土老冒”。于是,就出现了什么“100年皇室内衣”等子虚乌有的国际品牌。通过这种虚假宣传以获得高额利润。商家这样做无疑是很不道德的。

    也就是说,业主和国际品牌经营者借政府行为东风谋取自己利益。于是,他们便毫不客气地排挤民族品牌,毫不忌讳的自我发明国际品牌。

    那么,最倒霉的莫过于民族品牌了,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上海却成了“二等公民”。苦苦经营数年,却面临被驱逐的命运,若想立足,只能再花大价钱。

    淮海路驱逐民族品牌的事情的警示意义在于两点:其一,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所起的作用仍是巨大的,在某些方面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本来行为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因考虑不足,不自觉中破坏了市场秩序,被某些人利用,造成不公平竞争,造成了不好的后果。其实,类似淮海路驱逐民族品牌的现象还很多。因此,政府行为应当慎重,这只看得见的手不能乱摸。其二,对企业来说,应该能够自觉地维护自己的权益。或利用法律手段,或利用舆论的力量,或利用其他的手段。总之,企业在维护自己的权利方面还是有很多办法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