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游峨眉山(万年寺—华严顶)

标签:
峨眉山旅行旅游景点四川徒步 |
分类: 旅行见闻 |
http://s6/mw690/54e8f0c6xd1d62279bab5&690
http://s12/mw690/54e8f0c6xd1d622e6461b&690
冬游路线:峨眉山旅游客运中心—万年停车场—万年寺—息心所—初殿—华严顶—九岭岗—洗象池(住宿一晚)—雷洞坪—接引殿—金顶—雷洞坪—峨眉山旅游客运中心
2012年12月22、23日两天时间在峨眉山匆匆游过一番,时间虽然不长,但仍选择徒步到达金顶,与今年七月的徒步路线有所不同的是,这次选择从峨眉前山上山,这段路程较之后山线路(清音阁—一线天—仙峰寺—九岭岗)要短一些,虽然节约了登山时间,但其山景较之前者逊色不少。
目前为峨眉山旅游风景区的淡季旅游时期(12月15日—1月14日),门票仅为90元/人(旺季为150元,据闻明年旺季门票将涨至180元,淡季120元),索道费用在淡季也有大幅度下降(以接引殿—金顶为例,往返仅50元/人),加之令人着迷的雪景,的确值得一游。
周五晚20:16乘坐K9454次列车出发,周六晨7:20抵达峨眉火车站,站前便有直达“天下名山”的8路公共汽车(2元),到站之后过“天下名山”牌坊前行约100米便至“峨眉山旅游客运中心”,购前往万年停车场的车票(只出售往返票,40元/人,个人觉得这是极度霸道的条款),车行约20分钟后便到达万年停车场,购门票+保险(90+5元)进入景区步行半小时后抵达万年寺,略观之便从寺院右侧开始登山;当日经过约4小时+左右的行程,途经息心所、初殿、华严顶、九岭岗、钻天坡后抵达洗象池,在此住宿一晚(五人间,有电热毯,50元/人,自助素斋20元/人)。
次日晨7时出发,经罗汉坡、连望坡,约1小时+抵达雷洞坪,继续上行,经接引殿、太子坪等处,2小时+后抵达金顶;在金顶停留约3小时后,乘坐索道下行至接引殿,步行至雷洞坪,乘坐旅游客车(50元/人)回到山下,旋即转乘公共汽车抵火车站,当晚18:25乘坐K117次列车于次日晨5:00回到攀枝花。
http://s1/mw690/54e8f0c6xd1d6257c78d0&690
万年寺是四川峨嵋山历史最久的古刹之一,相传为汉代采药老人蒲公礼佛处;东晋隆安五年(401)创建时名普贤寺;唐乾符三年(876)慧通重建,易名白水寺;宋称白水普贤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重修时,神宗赐额“圣寿万年寺”,沿称至今;寺内右侧有一长方形水池,相传唐代僧人广浚曾在池边为李白弹琴,遂有李白千古传颂的五律《听蜀僧浚弹琴》诗:“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万年寺目前也是很多游客将其作为自下而上正式登山的起点之一。
http://s2/mw690/54e8f0c6xd1d62895f511&690
http://s16/mw690/54e8f0c6xd1d6293c5e4f&690
自万年寺上行山路较为陡峭,山间树叶上已能见雪痕,不禁暗喜,这段山路为峨眉山著名的“观心坡”,其左右悬崖,攒仰至顶,登者摄足,膝辄点心,故又名“点心坡”、“顶心坡”,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点心山》诗云:“岂惟膝点心,因已头抢地。游人贪胜践,姑吟蜀道易。”
今日在网上得知,观心坡上有一棵高40米的岩桑,胸径有1米左右,据植物学家考察,树龄已有千年,如今仍枝繁叶茂,一片浓荫,生机勃勃——这样高大古老的岩桑,在峨眉山中仅此一株,在全国也极为罕见。
徒步约1小时+后到达息心所(海拔1460米),其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时为一小庵,相传古为息心居士静习之处,后开建为寺,故名息心所;明末清初荒废,乾隆年间(1736年)德辉和尚重建寺宇,现存寺院为清光绪初年建筑。
http://s8/mw690/54e8f0c6xd1d62d49f6d7&690
http://s14/mw690/54e8f0c6xd1d62f959bbd&690
http://s4/mw690/54e8f0c6x7b623800fb33&690
http://s5/mw690/54e8f0c6xd1d630ae0f04&690
以上为息心所—初殿途中所摄之景,树枝上结满冰凌,气温已在零度之下;当日我身着一件保暖内衣+厚外套,但由于是徒步运动,故并不觉寒冷,连双手都是暖和的……
http://s4/mw690/54e8f0c6xd1d633cf9a53&690
http://s16/mw690/54e8f0c6xd1d63450926f&690
http://s9/mw690/54e8f0c6xd1d635ba7798&690
http://s1/mw690/54e8f0c6xd1d63976a230&690
http://s10/mw690/54e8f0c6xd1d63a350bb9&690
回望初殿(古刹),此处海拔1740米,传为东汉蒲公舍宅为寺处,创建年代不详,但由于是山中最早建寺之一,故名“初殿”,位于华严顶下的骆驼岭,清康熙、乾隆年间寺院逐步扩建,后又日趋衰落,现存五间木结构建筑,大部为清乾隆年间遗物,惟有八枚石础为明代遗存,建国初期有较大规模修整;殿的中心檐柱石础,有牧人圆雕狮蒙,造型古朴独特;其总体建筑风格雅朴、简朴之中寓藏了宗教丛林的机巧。
http://s6/mw690/54e8f0c6xd1d63aeff6c5&690
http://s8/mw690/54e8f0c6xd1d63b47a967&690
http://s8/mw690/54e8f0c6xd1d63bf1af07&690
http://s15/mw690/54e8f0c6xd1d63c59d17e&690
http://s10/mw690/54e8f0c6xd1d643e5dd19&690
以上图片摄于初殿—华严顶途中;当日在万年寺—九岭岗这一路段中,我仅遇见三位游人,90%的旅程便仅有自己一人独行,4小时+之旅途寂寥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