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一问一世界

(2017-03-11 21:34:08)
标签:

杂谈

​​

【读书】一问一世界

正正经经地做了一个月的个体户,一直都在怀疑与自我怀疑之中。好像时间很多,又好像每一天都匆忙而焦虑,一点也不轻松。突然明白这世界没有百分百自由随性的生活,那样大概很快会觉得生活苍白。而我貌似已经不能再去做早九晚五的工作,我觉得那是浪费时间,只有为自己做事才是最有意义的。​目标是明确的,但是很快又迷茫了起来。活了很久都没有认真思考过,大概也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很一般。一直觉得自己能一下写出很棒的小说,结果开了两个几千字的头都因为自己看着就很无聊而中止了。什么都想做,又什么都做不好是最大的问题之一。我也认为专注做一件事情是好的,自己却偏偏缺少这种力量。对于自己的优势和缺点还没有太明确的认知。

问题倒是明显了,怎么解决?想起杨绛先生的话:你的问题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嗯,是时候花点时间来看书了。回来一个月,借的几本书连一本也没看完,这个月过去了十天大概才背了一天的单词。告诉自己做事要有取舍,却舍掉了最重要的两个。这样下去真的不行啊!于是整个下午都在看这本貌似很厚的书,看完已经天黑。我说过,杨澜的文字是有温度的,虽然我并不觉得她是多么天才或者优秀的人。但我总能感受她的谦卑与学习能力。她反复提到的王光美访谈,我在看书间隙看完了,实际看那个节目并不觉得多精彩,但是王光美却是独一无二的,她的朴实与从容人所不及。不经历那个年代的人是不可能有这样的阅历的。而我能看到的是那时候杨澜的节目还没有十足的深度,但是现在却能明显看到进步。她有她的坚持,在正红的时候选择充实自己,在可以留在美国时选择回国,在收视为王的天下选择做纪录片频道。她也不是完全的成功者,她的高端访谈也没有收视第一,她也被采访者拒之门外过,她的阳光卫视不得不转让,甚至做论坛被赞助商临时撤资。她是中国最知名的女主持人之一,却依然有如此多的困难。但她将自己的人生规划得很好,她始终知道自己要什么自己是谁,所以她走每一步都是准确的,那是她的勤奋换来的。所以她今天有富有投资眼光的丈夫,两个孩子,自己想做的事情都是凭借规划得来的。而因为她的采访对象,也间接地提升了她自己。因为每一个人的故事都值得深刻推敲,每一位她的受访者都不止有故事。我羡慕的名女人不多,杨澜和孙俪算一个。这两个人都是社会地位事业爱情家庭平衡的例子,但这两个人偏偏是最勤奋而谦卑的。

其实我也渐渐知道,选择过怎样的人生就要付出怎样的代价。我也可以继续做一个底薪的小职员,找一个没那么爱也没那么优秀的男人以及他的家庭走过人生剩下的几十年。我可能会很安逸,每天不用看书学习,只要安心做好主妇的工作就好了。但是我可能永远对香奈儿望而却步,只能寄希望于老公和孩子带我去看世界。但如果选择另一条路,就要完全靠自己去承受很累很苦。我渐渐知道,我觉得很有才华的三毛饱受感情的打击和抑郁症的困扰最后自杀。写出那么多生动形象至今仍美丽的作家严歌苓也曾经离婚30岁一个人出国从零开始。王光美曾念到硕士可以留在国外却因为留在国内牢狱之苦13年(那个时代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命运。)希拉里经历丈夫世界性丑闻的侮辱。。。相比他们我们这一代人经历得太少太少,一点点的打击就要放弃,不,别说别人了,就是我,平凡又不认命,缺乏意志力和专注力。这样的我还有好长的路要走。

说回这本书,书并不是杨澜一个人所著,联合作者从另一个角度记录了杨澜和她的团队。可以看出明显的差别,作为直接的感受者,杨澜的文字更有活力,而另一个作者就欠缺一些。但是总体来说合格。因为之前看过杨澜的另外一本类似自传体的书《世界很大 幸好有你》,有些经历是重复的。很早又看过她的另一本书《凭海临风》,基本上串起了杨澜的整个经历。还是希望她的《杨澜访谈录》继续做下去,能够有更多新的人物让她足够写另外一本书。她身为女性的视角很温暖,很多经历也唯有她可以,而我的不认命在于我还在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做到如此。那么你是不是还可以更努力一点,有一天也可以和她面对面?哪怕只是合照一张(感觉不是没有可能)。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