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影】《寄生兽》--不快乐的根源

(2016-09-05 09:10:44)
【电影】《寄生兽》--不快乐的根源
起这个题目可能有点文不对题,但是确实是看个《寄生兽》给我弄郁闷了,我也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电影没问题,观影也没问题,回到家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发生。暂且放到一边专注说电影吧!
其实我也想在网上找完整的上下部来看的,可不知道怎么的就是找不到资源。离家最近的电影院跑步只需要15分钟,票价连20块都不到,应该去支持一下票房的。一部日本的真人电影能在国内上映是何其难啊!其实我们这一代真的是接触日本文化成长起来的一代。父母年轻的时候迷高仓健,山口百惠,看《排球女将》万人空巷。我们小时候看《一休哥》《花仙子》,大点儿看的是《机器猫》《灌篮高手》,情窦初开就是一部《东京爱情故事》。我记忆深处还有一些我记不得名字的日本电视剧,都是很正能量很暖心的。还有一部动画长片一直在我的记忆里,一个孩子历尽千辛万苦找自己的妈妈,他的妈妈是龙的故事。那个时候我还看了应该比同龄人多的日本动漫,也是因为这样,小时候我的第一爱好是画画。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日本的东西都接触不到了。电视剧被韩剧替代了,动漫也不再在电视上演了。好在那个时候已经出现了网络。但对于只关注眼前的我来说,日本是一个被遗忘的国度。甚至一段时间里我能接触到的讯息只是紧张的中日关系。
应该说是到了大连之后我才又开始恢复了对日本的了解。这之前我深刻记得我看的最后一部日剧还是《萤之光》,看的漫画是还在北京图书馆无意发现的高木直子的一个人系列,看的电影是《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日货,大概从来没怎么用过,院线这两年能看到的日本影片也就是《哆啦A梦》而已。当我自己去到那个国家的时候,感叹他们的国民素质之高,对于文化的尊重与渴望,老年人排队进电影院和书店。回来之后我看了很多日本作家的书籍,也开始重新看日剧,当然发现日货好用后,也都不再用那些广告产品。这其中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比如更加环保,不再要求东西的包装,看品质而不是品牌。更慨叹他们文化追求之严谨和奇思妙想。我觉得想要吸取别人的长处就应该无国界之分,曾经我觉得韩剧也只有玛丽苏的情节,但现在发现国产剧更加玛丽苏,而韩剧已经升级为多元素多类型,并且每个类型都能打动人心的境界。这部日本产的《寄生兽》,也被网友评论说,亚洲电影终于有了赶超好莱坞的势头。人不应过分主观不再进步,那样痛苦永远消亡不掉。扪心自问,痛苦的根源是什么?让你痛苦的人是不是你的选择?那么选择后就不应该一味抱怨,而是应该遗忘,彻底遗忘。那样才能做出更好的选择。如果忘却不掉,那也不要怨恨,怨恨只会让自己痛苦,而被怨恨的人全然不知。你因为痛苦而暴饮暴食的同时,别人健康的活着,你因为痛苦而结束生命,而别人却还在自以为是中,那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好吧,这个答案解开了~~
还是说回电影吧,观影的时候我旁边坐着一个小朋友,没错是小朋友,不到十岁的样子,而且,是他自己。我回来发朋友圈说了这事,我同学说这怎么可能这种片子还让小朋友自己看。是啊,我也问他了,结果小男生说他妈妈想看别的电影所以他自己来看这一部,而且他说他之前就看过了。我擦,这么重口味的小朋友,而且如此淡定还带着麦当劳进来的。不过他全程捂脸剧透也说明他本质上还是个脆弱的小男孩。所以各位家长们,能不能长点心,提前看看影评或者预告片再让孩子进电影院好吗?话说这部电影虽说两部剪成了一部,但能保留大部分的原画怪兽场面已经算是广电的大进步了。而且片子剪得特别正能量。也正确传递了日本人的价值观,就是没有绝对的正义和没有绝对的邪恶。人类想要生存,所以和寄生兽对抗,寄生兽也想要生存,所以选择和人类对抗。但寄生兽也是脆弱的物种,他们想要引导人类却失败。他们之中也有好坏之分,不是一蹴而就。就像人类也分好人和坏人。男主一开始从不接受到接受,到亲手杀掉被寄生兽附身的母亲,再到最后不得已将寄生兽扔进火坑,最后和自己朋友一样的寄生兽告别,都是人类很真实的情感历程。尽管日本人花了两年完成的电影被我们剪成120分钟自然要少了很多故事的延展,但是看过之后并不像好莱坞的怪兽片让你除了恶心没有任何回味(《金刚》除外),它其中含有复杂的情感,因为有情感,科幻或者恐怖片才有了灵魂,这是我的理解。我想国内能做好此类型片的大概只有周星驰先生,可惜仍有很多局限性。那么请继续探索吧,而我,一个重口味的少女,也将继续力挺这一切!
再次提醒虽然这是一部相对走心的科幻片,但仍然不适合小朋友观看,尽管我看人脸裂变看得很过瘾。可我看恐怖片时已经上初中不是小孩子了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