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昨晚看《我是歌手》的决赛,看到老狼和中国摇滚的那帮已然的老家伙们。想起我人生第一场演唱会看的就是老狼。那是2000年以后,我大一,时下最火的歌手叫周杰伦。我们那个破学校的破礼堂暗黑无比,四处漏风。我也不知道一个所谓的明星为什么要来这儿开什么演唱会,而且我们学生是免费看的。那场演出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大伙儿都在起哄,甚至还记得起哄用了什么词儿,只是坐在身边的人名字已经记不清了。时间太久,回忆总是太多。。。
后来去到北京,老板是跟高晓松他们一同长起来的那拨人,他们那拨人见证了中国乐坛的很多事,流行音乐、民谣或是摇滚的从无到有,从盛到衰,从过去到现在。。。其实我还挺感谢他有这样的情怀,那阵子做了好多节目,也见了好多人。大学学了四年的音乐专业,但是扪心自问我实际并不了解什么是真正的音乐。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音乐,说自己热爱音乐我都想报以呵呵。音乐并不是你识谱、懂歌,你要想做音乐你还要有思想和自我坚持。所以我特别推崇《我是歌手》这个节目,它给这样的人舞台,其他的元素都是锦上添花,你想要传达的思想和音乐才是本质。于是,我又看到老狼,并且很意外他竟然可以淘汰赵传和信站在冠军赛的舞台上。但他依旧是那个老狼,什么都没变,我都能想象他下了舞台说得什么话,还好有位记者先说了,并写成了一篇文章《我都红成这个逼样了,你知道吗?》(请关注下一期的《三联生活周刊》)
如果此篇要为中国的流行音乐或者摇滚三十年摇旗呐喊,我想我应该立即收拾行李回到北京,跪到我从前的老板面前请他让我继续写音乐节目。可惜我这个人,自始至终总是缺少坚持的力量。我似乎什么都爱又什么都不够爱。作为我妈教育失败的作品,我在这个年纪才真正像个大人来思考我这三十年来走过的路。父母是年轻时经历了运动的人,而上一辈人是闯关东过来的农民,他们吃苦耐劳淳朴善良的品质很好,却缺乏思考和学习。我一直觉得我爷爷和我姥姥最后都是哲学家,但他们暮年的时候几乎表达不出来完整的话。我父亲则很像狼老,不怎么爱说话,一说话就是主持大局。留我母亲,教我一些都是我要反其道而行之的道理。比如她自相矛盾的不喜欢我交男性朋友却逼我找对象,比如她都不怎么喜欢我的朋友,而我都不怎么喜欢她介绍的朋友。于是母女俩也只能适当的保持距离,像刺猬一般。我也爱看《旋风孝子》(芒果台脑残粉表决心)陈乔恩和她妈就是我跟我妈的翻版。
所以我也只能在自己的道路上摸索着前行。从前我认为我自己是个内向的人,别人都说我内向,结果我并不是,原来我自始至终热爱表达,只是一度找不到听众而已。我也曾经跟别人刻意交过朋友,比如喜欢的男孩的朋友。比如一些我认为漂亮的自带光环的人。但最终,很多人都是我到现在名字都记不得了,更不要说那些曾说爱过的人。人生的际遇总是带些戏谑与有趣。能在各种场合里脱颖而出成为朋友的人也只能归结于缘分。前阵子几位朋友坐在一起还在回想,我们是怎么成为朋友的?竟然想不起。我总是这样,别人关注我,我也不会出于礼貌地关注回去。别人让我不要说出去的秘密,可能我转头就忘了秘密是什么。一起共事的人我也要过很久才能叫全所有人的名字。但有些事又总是过不去,忘不了。脑海里一闪而过的都要追问,为什么要分开?为什么要别离?甚至很悲观地会想,如果另一半比我早离开,我要怎么活在这个世界上?所以我固执地认为一定要找同龄或者比我小的对象,毕竟男人的寿命都没有女人长。。。
突然很想把我和我一些朋友如何认识的事情讲一遍,有些还挺有趣的。但我也不知道哪一天他们也会成为老死不相往来的人,就像现在好久都不打开的QQ或者已经不知道去哪里的MSN。还好我们已经成熟,很多事情不再固执也不必再纠结。来便来,像欢迎新生命一样的迎接。去便去,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有离去的那天。就像昨晚那些老家伙,再放荡不羁的青春也有黯淡的岁月,只要初心不改就必有红成狼老这逼样的一天。只是普通人总是缺少那些坚持的力量,就像很多人爱着爱着就散了。其实我是想与每一个人好好告别的,毕竟如果下次见面是追悼会上,我也不会再这样看着你,你也不会再这样看着我。只是我经常自作天真,所以常常事与愿违。总不可能把所有人都找回来,说一遍再见再离开。我似乎也没有那个非找不可的人,我的人生就目前来看,大抵没什么遗憾。因为我也总能因为各种场合遇见新的朋友,所以我不怎么惧怕陌生的环境,只不过行李太多,讨厌搬家罢了。
今天很有趣,中午会跟一位新朋友有一次聚餐。这位朋友住在东京,是看了我在东京发的微博私信邀约。我其实并没有特别在意,没想到人家真的回国就打了电话过来。其实我也不知道我们之前有什么共同的联系会有怎样的交谈,就像前几天我在网上遇到一个美国的越南裔(我原本以为他是华裔),他邀约我便也去AA制喝了一杯咖啡。很费劲地用小学二年级水平的中文聊了一下午。能够讨论体质不同和民众观点也算是一种尝试。哪怕我们可能之后也没什么交集。周末我坐在这儿,一面是今天并不怎么美丽的大海,一面是车来车往这城市最繁华的街道。原本想要说的话一下就絮叨成了一篇散文。没什么中心思想,想着靠在简书发文赚稿费的愿望大概也要落空了。写了开头的小说,重新看觉得甚是黯淡。但是时间已经过去,想读的书想看的电影想听的歌想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