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知情识趣的音乐哲学家

林夕说:”我写了很多词,到最终赢不到一个人。”
大概半月之前,一个周末的夜晚,我昏昏欲睡状躺在沙发上“听”电视。周末的电视节目竟然如此无聊,直到我听见那个不着调的音乐人高晓松在形容他的偶像“夕爷”才睁开眼睛。于是,我看到电视上出现了一个瘦瘦小小满脸苦大仇深的男人,没错,他是林夕。这个华语音乐世界里的哲学家。
大概我喜欢的所有香港出产的华语流行音乐的歌词都出自他的手笔。这其实是我在看完那期节目之后问了度娘才知道的结果。第二个星期,这本《知情识趣》就摆在了我的案前。
我的形容自然没有高晓松那样神来之笔。我觉得高晓松虽然人不着调,但是吹捧的功夫绝对做到了家!当晚他随口举了夕爷几句歌词的例子,立马把我听服了!当晚就开始魔杖似的听林夕写的歌儿。从前耳熟能详的句子又拿出来反复听,才了解自己从前听歌都太过泛泛了,就如同我从前的做人态度一般,只看表面。我大概只会想到这首歌自己来唱会打多少分,而不会去想,这首歌究竟要表达什么?原谅我上学的时候作品赏析里完全没有流行音乐这一章,也原谅我当音乐编辑时没有悉心听老大的教诲。但也只有现在,最好的现在,我才能听懂林夕的歌词,因为人生的参透需要时间,而我恰恰赶在了这个点。于是,我听《爱情转移》,听出了弦外之音,我素不知道在“爱情不停站想开往地老天荒,需要多勇敢。”后面还有一句“你不要失望,荡气回肠是为了最美的平凡。”如果不是真的爱过,谁会知道这些?而又如王菲的《红豆》:“有时候有时候
我会相信一切有尽头相聚离开都有时候 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貌似是要你看淡爱情,却又相信:“可是我有时候 宁愿选择留恋不放手
等到风景都看透
也许你会陪我看细水长流。”林夕亘古不变的要我们相信爱情的所有绚烂和浮夸都是为了两个人平静的走下去,而平淡则是最幸福的。又不得不提张国荣的那首《我》:“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天空海阔 要做最坚强的泡沫 我喜欢我 让蔷薇开出一种结果 孤独的沙漠里
一样盛放的赤裸裸”一直以为这首歌是哥哥自己所写,却不想出自林夕之手,这如知己般的描述,就是哥哥!再无二人!他写歌写意境,在王菲身上得到最完整的体现,他写《流年》、写《百年孤寂》、写《开到荼蘼》、写《香奈儿》。。。他又写现实,写《shall
we
talk》、写《我们都寂寞》、写《谢谢侬》、写《K歌之王》、写《兄妹》。。。他为黎明写《半生缘》:“别来还无恙那年少轻狂却让岁月背叛
流转的时光照一脸苍凉再也来不及遗忘 两个人闹哄一场一个人地老天荒
聚少离多的纠缠迷惘是唯一的答案”是戏剧的画面感;为张学友写《你的名字我的姓氏》:“从此以后无忧无求 故事平淡但当中有你 已经足够
快乐童话像你我一对已经足够”是默默的幸福感;为杨千嬅写《小城大事》:“说再见 不再见 生离让我眷恋
死别却抢走你的思念”是酸涩的回味与体验;还有那首经典的林忆莲的《至少还有你》:“也许全世界我也可以忘记
翻看了几页《知情识趣》,写得尽是些日常生活的文字小品,够浅显够直白,甚至谈不上精致与文雅。但也许这就是真实的林夕。在市井生活里,他就是平凡的。只有他在暗夜之下细啄词汇的时候,他才是那个梦一样的人!林夕,夕爷!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