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南京!南京!

标签:
杂谈 |
写在前面:电影就是电影!电影似乎没有任何力量!当我在电影院里感觉心在颤抖,走出那个昏暗的场地,我依旧只能绕着猖獗的小偷团走!却不敢上去扇他们一个嘴巴!因为他们有刀!我依旧没有给路边的乞丐钱,在公车上没有给孱弱的中年妇女让座!我依旧嫉妒漂亮的人儿,依旧觉得和我做对的某某是最恶心的人!。。。
如果我生在1938年的南京,我会怎样?
但现实是生在1983的我,只能从一部备受争议的电影里遥望着那个年代,做一些无谓的感慨,连怀念都显得那么生硬。。。
(一)面对
当几个日本兵,走进一座废弃的建筑,望见满满的难民,其中不乏军人,他们把枪支举过头顶,选择了投降。而那几个日本兵显然傻了眼,他们知道,如果这些人反抗,他们就只有被踩死的份!但是,所有人却把手都举过了头顶。。。
有人问,为什么?为什么不抵抗?
那些军人完全可以用人群掩护,杀死这几个小日本!但代价必将是有无辜的百姓被乱枪射中!即便是,他们成功地将这几个人俘虏,但很快,他们的援兵会到,他们有先进的武器和无法预知的人物,他们凶残而团结,百姓们会死得更惨。。。
很显然,投降,并没有带来和平。
而反抗的结果依旧是,杀戮。
这是我第一次在电影院里看黑白电影,银幕上是我熟悉的面孔和不熟悉的历史,我不敢说,那是历史的真相,因为那样太不客观。
还记得前年,一个外国导演,拍摄了一部纪实风格的影片《南京》。从外国人的角度来解读南京大屠杀,更多的是说当时参与救援的国际友人发扬的人道主义精神。我利用工作的间隙看了一些片段,当时除了愤懑,还是愤懑!不几日,我采访一个新兴乐团,偏巧成员有一半是日本人。当他们坐在我面前的时候,我竟然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去问那些事先已经设置好的问题了!那天我表现得过分生冷,而对方却是羞涩且友好。
中国人号称有容纳百川的性情,我想我不是。
但是很快,我就完全忘掉了这部电影中的情节,直到现在也回忆不出。
我所谓的爱国主义,就这么短暂。
看《南京!南京!》第一度垂泪,是看被俘虏的中国士兵死,请允许我不用那个正面的字眼儿,牺牲。他们是活生生的人,是生的人,就怕死!但他们最终的结果还是一样,死!各种方式的死!
无论是关在屋里被烧死的人,或是赶到河里被打死的人,还是被活埋的人,他们都选择了无声的死去。最后一批走向死亡的人,喊出了一些东西,那些口号其实对他们的生命无能为力,但还是有人喊!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哭了。。。
(二)手
总有人说,说陆川用女人的裸体来博票房,并且用了“大量”这样的字眼。但是,我觉得我并没有看到所谓的大量,也并没觉得那些裸体或是所谓色情的戏码有什么不堪入目。历史就是如此,老照片上,裸体的女人和日本兵站在一块儿照相,被杀死的女人,衣衫不整,肠子都露在了外边。。。
看这部电影,我本来打算找女性朋友一起,但她们大多胆小,我知道,她们肯定会因此几夜睡不好,因为电影里有倒挂的头颅和女人的尸体。。。
看电影的途中,一直听见后排有一个小女孩在和自己的爸爸妈妈说,走吧,走吧!我知道她的父母是出于教育孩子的目的来看电影,但是,这部电影,显然不是给几岁的孩子看的。电影院里超保真的印象,那一声声枪响,逼真得就仿佛从耳朵边划过,还有那些惨烈的叫声。。。于是,影片进行到后半段,这个小女孩终于哭了,她的父母只得带她离开。。。
还记得小时候,看黑白的革命电影,看得最多的是《小兵张嘎》。之所以一看再看,是因为,这部电影里边没有太多杀戮的镜头,但每次看到嘎子奶奶被杀,还是觉得很残忍!长大了,再不看这样的电影。倒对恐怖片情有独钟,但是看这样的电影只是刺激,没有丝毫的动容。也许在和平年代,人们逐渐麻木了,麻木到觉得自己的生命没有任何意义,于是,很多人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那是不是最残忍的事情呢?。。。
日军说,想要100个女士,只借3个月,去慰劳他们的士兵。就是日本人发明的“慰安妇”这个词。这之前,他们采取强奸的方式来泄欲,更多地像小偷。现在他们改为强盗了,但却用了很多堂而皇之的理由,比如说,你们这里本来就有些专门供男人泄欲的女人。。。
这一次,他们还异常文明地站在旁边,耐心地等待自愿前往的女人们举手。这一次的举手不是投降,但显然结果都是一样。于是,第一个女人举起了手,她名叫小江,是个妓女。接着,第二个,第三个女人们都举起了手。。。小江是个玩世不恭的女人,她对这个世界似乎只有一种不屑的表情,但是当她回头望着那些幸存的人的时候,她落泪了。
然后她再也没有其他的表情了。。。
我在她举手的时候二度落泪,哭花了我早晨精心化的妆。她的手那么美,还涂着红色的指甲油,应该是红色的,因为影片是黑白的。。。
100个女人,最后只回来了6个人。。。原本是7个,但是第7个,她疯了!被折磨疯了!一个日本兵用一颗子弹结束了她的生命。他说,她这样活着还不如死去。。。
影片里,年老的女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们,曾让她们藏在一间祷告室里,但她们都死了,是被日军的乱枪打死的。还有一个女人,是在被日本鬼子强奸后,自己跳楼自杀的。。。
她们死去,也许应该庆幸,她们早早地死去,不用体会那个叫生不如死的词汇。
(三)选择
范伟演了一个汉奸。是的,汉奸。他告诉日本人,在难民营里还有不少伤兵,于是,那里,再次成为人间地狱。他是个好好先生,在家里是好丈夫,好爸爸,出外是一位拥护上级领导的好秘书。他的老板是德国人。在那个时代,德国人很牛,纳粹,日本人也得让他三分!那位先生叫拉贝,他写的日记也被改编成了电影,很快也会上映。但是,拉贝先生的命运并不算好,他在中国做的保护难民的行为,实际上只进行了一半,就被召回了国内,而他的后半生,一直接受着排查,晚年黯然逝世于柏林。
拉贝先生走了,秘书也就无效了,当初跟随拉贝来南京,显然是错误的决定,因为这里已经是一座死城!秘书先生有老婆,孩子,他必须让他的老婆孩子安全,于是,他选择了出卖。
这一次的出卖,换来的却是自己女儿的死去。于是,当他面对第二次的选择时,他选择了死。
也许,死,能让他不再因出卖而备受良心的谴责,也许他会因此安慰,他起码救回了一条人命。
(四)活着的希望
女人们为了免遭日本鬼子的凌辱,穿上了男人的衣服,剪了男人的发型。莫名地想起一些二战的电影。印象最深的当属《钢琴家》。但我显然已经忘记这其中有没有类似的情节,只记得,那部电影写的是,一个人想要活着所作出的努力。在一座荒芜的死城里,如何寻找生的机会。
《南京!南京!》也可以说讲得是这样的故事,女人们在剪头发的时候,都仿佛在祭奠过去的自己,哭得异常伤心。但是不这样做,就会多以分危险!即便是这样做了,也难逃杀戮凌辱的命运!我们,只能从夹缝中寻找生的希望!然后忘却周围人的死,好好活着!
于是,影片里有了第一个希望,那是一个未降生的生命。
曾经很多次被人问起,人为什么活着?我们没有选择出生的权利,却必须长大,长成血肉之躯,经受命运的考验!有的人活了很多,有的人活的很长。活的短的人遗憾吗?活的长的人幸福吗?
似乎在这样复杂多变的和平年代,问这样的问题很多余,因为每个人起码都是自由的。而那时的人更像是被装进笼子的困兽,惊恐地瞪大双眼,等待死亡。
反抗?看到后面我简直不知道什么叫反抗了!每个人都削尖了脑袋只希望有个活命的机会,那叫做苟且偷生。
(五)那个女人
高圆圆显然是影片中最正面的代表。她因救人而生,因救人而死。生死都受人尊敬。她受到的庇护其实很多,得到的尊重也最多,她甚至用自己想要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一直拥有细弱声音的她,一次次地对日本兵喊,那是我丈夫!一个,两个,她用这样的方式,救出了三个人,然后,踩着两脚泥巴,用一颗子弹了解。
如果是现在,她应该是个出色的女强人,因为有才华,精通外语,气质高雅。可那样的女人生在了1938,我知道,这样的人物也许只是虚构的,但当她对那个日本兵说,杀了我的时候,我再度落泪,哭倒哽咽。。。
也许是从那个像鬼屋城堡一样的难民营一出现我就开始压抑,压抑到最后,一次释放。也许是知道,她的死将换来影片的终结了?觉得是种解脱。不过怎样,我都是哭了。
(六)结束
首先要感谢,日本演员的勇气!出演这部必将饱受争议的影片!是的,这部电影的真正主角,其实就是那个日本人!他的眼睛,看着周围的一切,看着身边的中国人,一个个的死去!最后连他自己所谓的爱人也死去了!尽管他的爱人是日本人,但还是死在了同胞的手里。
他是个做事认真的军人,所以他一再被升迁,但是他并不因此而高兴。他貌似抑郁地在电影最后用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给了两个中国人一个生的机会。
最后的字幕说,那个叫小豆子的孩子,还活着。。。
哦,如果没记错,影片最后的颜色变成了彩色。
(七)不会再看第二次
很多人的生命,在1938,戛然而止。我不知道,那是怎样一个不受待见的年份,会让老天一下子收回这么多的人!但也就是这样一个年份,让后来的诸位导演成就了一个又一个故事。我很感谢陆川,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觉得他的电影,是在给逐渐淡忘历史的人们提醒:勿忘国耻。反思,软弱的背后,愤青的背后,能不能理智地做些有意义的什么?我还没想好,给我点时间。。。
看今日的南京,百度一下,图片中,竟然大多是某某歌星演唱会的照片,80后,90后一再被说成是垮掉的一代,长此以往,是要跨!但说我们垮掉的大人们!能否为我们多做些精神指引?而不是一味的贬低,一味地告诉我们娱乐大众,而不告诉我们什么叫做历史?
我不会再看第二次的原因是,我无力承受第二次的震撼,但是我想我不会忘!
5,12就要到了,对于国人来说,这是一个无法忘却的更新的历史。
说到这里吧!。。。也许我更多地是想反思,自己现在的社会价值在哪里。。。这篇文章写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