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匆匆那年》不屑纪念

标签:
杂谈 |
新工作真的很无聊,所以大把时间挥霍。在朋友的推荐下,花了三天时间看了这本号称三十几万字还分上下册的小说。。。
书里写的这帮人其实就比我大一岁或者说大一届。于是难免在看的时候对号入座地想,自己高中那会儿,大学那会是不是也和他们一样,早恋过,塞过纸条过,中午一起扎堆吃饭,什么活动都P颠P颠的。。。想起来的事不多,估计那次真把自己撞傻了,无选择性失忆,好事忘了,当然坏事也忘了。。。幸好我也有一本纪念自己青春的册子,只是实在是懒得再看了。。。就跟那歌里唱的:过去让它过去,来不及。。。
等到不吃不喝不动窝地看到结尾。。。终于吐一口气说看完了。然后禁不住咂嘴,恩。。。这不是我的青春。即便我失忆了,我的青春也不会是这样。。。可能看小说的人都喜欢投入身临其境的感觉,不是故事多么精彩,而是真想知道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而等到合上书的那一刻又会慨叹:真没劲!
总觉得这就是作者自己的故事,她连名字都和自己用了同样的,大概错不了。。。于是,我也大概知道作者是个怎样的人,敏感的,深情的,沉静的,闷骚的。。。这个故事太理想化了,尽管作者刻意说了一些社会阴暗的东西和一些貌似粗口,但其实又有意无意地美化了那个叫做茴的女子。而其他的男孩女孩都站在她的光环以外。包括那个她深爱着的,在她心里有很高位子的某寻。我曾想这位人人皆叹的大帅哥究竟得长成什么样。我的想象是他不会太帅,纯是情人眼里出了西施。因为他们的圈子来来去去的就这么几个人,当然不是你爱上我,就是我爱上你,爱了,死命不放手。。。我倒很欣赏那位后来被作者捏出来作为茴的对立面的第三者,可能那位茴小姐太林妹妹了,如果我有这么一个朋友在身边,我真得郁闷死。倒不是她是坏人,而就是那句老话:三杠子压不出个屁。。。实在不能作为80后的普遍代表广泛宣传。
只是那些关于北京的记忆很深刻,哪里和哪里,就如同身临其境一样。回家来见到老友们,我总让他们多提些以前的事情。他们见我不记得了,就一个个地成了编故事的高手,可惜太拙劣,都被我识破。也许他们也忘记了,一些人,一些事,一些过去。。。因为我们的现在离那些事情都远了,我们要烦恼的事情很多,我们每天很忙,我们要应付很多人。。。在那些穿校服的岁月里,当年以为惊天动地的事情,现在看来都是芝麻绿豆,不屑纪念!
庆幸自己的忘记,庆幸自己留下记忆的痕迹都是好的,庆幸自己也写过这样关于青春的故事,庆幸自己虽然花痴但不是痴情。。。
想想年少时总会有痴情的时候吧,像是一门选修的成长课,经历了,虽然有点痛苦,但是总比一片空白的好。起码你还能为别人讲出些许故事,而讲不出的该是怎样的遗憾,却是一去不复返的青春。不管怎样,80后的人能堆出30几万字的回忆也不赖。总比着某知名作家的又一力作,写出来就被人骂是骗了三个宫爆鸡丁的钱好。。。而我能否在今年再看一本30几万字的小说就很难说了。。。懒了。。。牙疼。。。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