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我的旧文。。。
(2008-07-17 13:14:40)
标签:
杂谈 |
我曾在华为当临时工
大学学的是音乐,毕业之后从事传媒工作,我的世界似乎都是一些风花雪月的东西。我把这些归结于命运的安排,我注定是吃这碗饭的。但其实在我大学毕业后的头半年,我一直在做商业活动。我也曾穿着职业套装,跟着老板去听EMBA,也曾经因为做了一个上司满意的企划案而引来前辈同事的不满。一入商界深似海,现在想想,在传媒界中大家的争斗和那些商人们比起来,实在小儿科,可能喜欢艺术的人多少有点理想主义。说句实话,现在想想,让我学到最多做人道理的地方还是商圈。尽管我的商业经历只能算是打工片段,但这其中无论是在PIZZA HUT,还是SONY,的故事都能讲出一堆,这其中还有华为的短暂打工经历,今天就说说它吧。
那应该是大学三年级的事情,我一边在哈尔滨大学生网里和各大高校的学生混得巨熟,一边在哈尔滨一电台里做一些统筹工作,忙得不亦乐乎。哈尔滨大学生网的站长是个很有能力和梦想的姐姐。她的男友就在华为工作,而这份工作就是她介绍给我的。那时候华为对我来说是个陌生的名字,而我这次的工作是帮助华为做一些招聘新员工的工作。我拿到了厚厚一沓的招聘者资料,每页二十个左右,想想会有多少人给华为投了简历。而再仔细看其中的资料,全是省内几所著名的理工科大学的研究生和博士生,本科生都非常少。第一天,我的工作就是通知这些硕士博士们来面试。没有人指导,也没有既定模式。我为自己定下的要求就是言简意赅,表述清楚。我身旁没有指导人员,只有一位从外地赶来的华为高层坐在我身边。他一会儿在笔记本电脑上做数据,一会儿开始专注地打他的工作电话,并不理我。
我的工作进展得还算顺利,如果让我去参加湖南卫视快乐2008,代替马可去打电话拿奖品,我想也没啥问题。这当然也得意于那些想要在华为工作的天之骄子们的积极配合,而且很有礼貌。当然也有不太讲礼貌的人,有一个人就让我重复了多次所要表达的信息,而且连一句谢谢都没有。我刚挂了电话,那位主管突然转过头来对我说,这个人很没有礼貌吧?我说,是啊。他看了看那个人的名字,然后说,这个人看来我是不会录取的。这时我才发现,这位主管看似漠不关心,实际上是在听这些应聘者对来电的态度和语气。这给我的印象非常深,一个小小的来电,可能就会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这之后,我每每收到应聘单位的来电,都尽量以礼貌诚恳的态度回应,哪怕我并不想得到这份工作。
第二天,我和那些应聘者见了面。面试地点是某个酒店的会议室,这辈子第一回看到那么多理工科的博士硕士,把整个酒店的走廊站满。他们大多衣着朴实,学生味十足。女生自然不多,每一个都戴着厚厚的眼镜。我那天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挺职业,还特意穿了紫色的套装,那时候的一头卷发,还引来不少侧目。华为的几位主考都是男性,表情严肃,但是年轻的面孔却不少。中午的时候他们和我们这些打工学生一起吃盒饭,还和我们聊天。但是几年前的事情了,聊得什么统统忘掉了。做完华为的临时工,晚上我还去电台做直播。突然想起这段经历来实在有点怪,因为车祸之后,我确实遗忘了很多经历过或好或坏的事情。也许是最近看的一些书,得到启发。或者是在网上看到了过多关于华为的新闻?不过在我的记忆中,华为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地方,不然不会有那么多人,那样虔诚地想要加入他。同时,那些中层或是高层的管理者表现出来的气质和态度让我觉得他们也很有魅力。尽管我这辈子怕是再和这个企业无缘,但是我庆幸自己曾经为它打过短工,还可以拿出来说,我为华为打过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