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多动症育儿规律能量安全感赏识爱 |
分类: 家庭教育 |
现在,很多父母都爱抱怨自己的孩子有多动症,而所有被称为有多动症的孩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是处境堪忧啊。因为第一成绩很可能不好,很难被肯定;第二纪律方面通常令老师头痛,很难得到肯定“好孩子”的目光;第三时间久了,孩子自己都感觉自己的确是有问题,自己确实不行,但心中又愤愤不平,甚至扭曲;第四,孩子长期得不到关爱和赏识以后,很容易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第五,还容易引发孩子自卑、孤僻等更多心理问题。
真的有那么多多动症吗?多动症的确诊可是要有严格的诊断指标的,可不能随便给一个爱动的孩子就扣上多动症的帽子,让孩子不断得到负强化,不断自我暗示,他就是爱动的,坐不住,他是有问题的。因为,越是强化,越是厉害,所以不如看优点,正向强化。
我在2007年接受一个母亲前来咨询。她的孩子刚上小学的时候,非常爱动,影响老师讲课,老师要求家长去做检查,如果有多动症或学习功能障碍就送到辅读学校去。检查下来,完全正常,老师要求换一家机构再做检查,仍然完全正常,孩子没有转学。但老师要求,如果孩子要继续留在学校,就一定要吃一种叫利他林的镇静药。这个孩子前后吃了很长时间,结果现在已经读初二了,成绩仍然不好,而且经常一个人在卫生间大喊大叫,每次,妈妈都被他吓得毛骨悚然。但他自己并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听这位妈妈讲完,我的眼泪快要落下来,什么叫爱会伤人?!http://ctc.qzs.qq.com/qzone/em/e115.gif
什么叫多动症,一个孩子爱动就可以被扣上多动症的帽子吗?
据我观察,孩子爱动,有几大原因:
首先,因为他元气足,能量高。看到一个小水沟,孩子们都是乐呵呵地跳过去的,哪像成年人能绕就绕过去的,这就是能量的差异。孩子爱动,说明他健康啊,你看孩子一旦生病,就变安静了,消停了,但那是父母要的吗?我经常在讲课时提到,我们小时候看到大人抓猪崽买回家,都是先挑那个最活泼好动一刻都不停的小家伙,因为它健康没毛病啊!
第二,孩子爱动还与剖腹产有关。这一点已经得到医学证实。原来,孩子在出生时经过产道的压迫,孩子快要窒息、妈妈痛不欲生,这个过程对孩子的末梢神经发育是有帮助的,剖腹产改变了孩子的出生过程,是可能造成负面影响的。还是印证了那句话,规律不可违背,违背规律,则迟早必然付出代价。
第三,孩子爱动还与他运动太少、精力过剩有关。当孩子充分地运动或玩乐以后,他的精力就被消耗掉了,你看他睡觉睡得多香多安静。可是今天的孩子面临太重的功课负担,没有时间运动,没有兄弟姐妹一起跑跑跳跳的,很多父母又没时间陪伴孩子运动玩耍,孩子也没培养出运动技能和习惯,于是有一点时间就花在了电视、网络和电玩上了,这些刺激让孩子更加不能安静。
第四、孩子爱动与睡眠不足有关。这个时代,有的小学生做作业都要做到半夜,根本无法保证睡眠时间。睡眠时可不仅仅只是在睡觉,孩子的身体、心理、体力、智力的正常发育,全都离不开睡眠啊,睡眠时间无法保证,孩子如何保持好的状态呢?
第五,孩子爱动,还与缺乏安全感有关。
2007年一个星期五的下午,上海某区一个街道请我去给他们的部分干部做家庭教育咨询。我和一个爸爸在会议室谈话,他的上小学的儿子在偌大的会议室里上蹿下跳,没有一刻安宁,让他到外面玩,他又不肯。
爸爸避开以后,我问孩子:“你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你不肯安静一会儿呢?”他说他也不知道,大概是因为自己有担心有些紧张吧。我说担心什么呢?他说担心晚上要挨揍。我问为什么?他说他的新文具盒上午被同学弄坏了,爸妈今晚肯定要打他。我说又不是你弄坏的,为什么要打你呢?他说,我爸妈说过,一个巴掌拍不响,出了什么事,我肯定有责任!
想想看,一个孩子晚上可能要挨揍,从上午就开始想着,忐忑不安了,这是什么样的待遇啊?如果一个人被告知,你将在一个月以后做检查,这个月他将过什么样的日子?
人不安,心就不静,心不静,如何能够安坐得住呢?无法安坐,如何打开智慧呢,智慧不开,如何谈学习呢?
到这里,我想起了以前看到的一篇文章,叫《妈妈,只有你能欣赏我》,摘录如下: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