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跑冠军不领跑

(2010-07-03 08:56:01)
标签:

育儿

规律

智慧

冠军

心得

教育

分类: 家庭教育
    中国的家长现在深受起跑线观点的影响,“千万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被奉若神明,所以不惜以牺牲孩子童年的幸福作代价根本不考虑孩子的天赋志趣拼命地拔苗助长,于是比、骂、打、拔、吓、逼各种手段全来了。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看待起跑线问题呢?
  我昨天在家旁边的幼儿园门口看到有人在推广日本人发起的“公文式学习法”课程,幼儿园的小朋友每周两个晚上上课,然后带作业回家每天晚上都要做,每月8次课,收费160元每人月。我浏览了一下“公文式数学课程”的内容,让我大吃一惊,日本人又要残害我们中华民族了!如果父母恰恰被满足了起跑线的需求而不知不觉无法自拔走不出来,那不知将有多少孩子被推进苦难学习的深渊!为什么?你看看它的内容:排列、组合、概率、统计、矩阵、不定积分、定积分、微分方程、无穷数列、微分、高阶导数、数列、向量、三角函数、对数函数、勾股定理等等,满满一面,家长朋友们有没有冒汗?我不完全否认这套学习法的科学性,也不否认它有因材施教的考虑。但日本人明明知道,我们今天的很多家长都是急吼吼地拔苗助长而根本不考虑孩子差异性的农民,还来推广这些鬼东西,不就是冲着我们的起跑线观点、冲着家长口袋里的钱、冲着残害我们的孩子和民族的未来来的吗?!如果家长失去理智和判断,从幼儿园就开始逼迫或高标准要求孩子,要他学些他当前很难应对而长大后会更容易理解的内容(数学就是这类学科,需要循序渐进,过程要柔要慢,要符合年龄智力规律)而根本不考虑孩子的年龄实际和难处,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就会所剩无几,如何面对现代社会倡导的终身学习这个漫长的过程?正如一个吃肥肉吃伤掉的人以后一生哪有吃肥肉的胃口?
  起跑线的问题,请家长注意观察长跑比赛的冠军是如何做的。我们会发现,王军霞这样的名将最后能拿到冠军,但她们从不领跑。她们总是开始悠着点,跟着队伍,中途发力,最后冲刺。一开始就用尽全力拼命冲刺的人是被教练安排为队友赢得奖牌做贡献的人,不是最后的冠军。孩子漫长的一生,犹如跑道和战场,是不是比最长的马拉松比赛还要长得多,那么应该怎样让孩子顺利跑到终点并取得好成绩呢?
  我在给大学生开设选修课时经常讲到一个现象。有时我们骑自行车赶在别人前面了,可是遇到了红灯,只好停下来。后面的人赶上来的时候,刚好绿灯亮了,我们还要从零起步加速,而后面的人不用停直接抢到我们前面去了。同理,我们每个人我们的每个孩子在他一生当中不是时时处处都有这样反超的机会吗?
  对起跑线的问题,我的理解,我们的教育要从小就抓,甚至从优生和胎教就该开始,确实不容耽搁。但教育包括人格、情感、心理以及智力等等,是多元化的,而智力也是多元化的,包括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的训练等等,每个孩子又有不同。教育和智力绝不简单地等同于钢琴、绘画、奥数、E2等,提早教会了孩子数学物理化学之类的,就津津乐道教育得好,更是大错特错。因此,千万不要一提教育就是参加什么班什么课或培养什么专长,就是正襟危坐。与孩子一起玩游戏、大家一起演童话也是最好的教育啊!
  这样的情感陪护和教育倒是真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凡事有因果,孩子需要的正当的教育我们没给他,家长倒确实迟早要付出代价。而幼儿园没学会加减法,则有大把的机会弥补,而且按规律来会学得更好。
  一句话,起跑线要注意,但不是分数和成绩。不然,孩子会被害惨,民族希望破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