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轻身心--阿甘
轻身心--阿甘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739
  • 关注人气:27,17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甘反思-父母该给孩子留下什么?培福田还是种恶因?

(2010-06-01 17:43:14)
标签:

父母教育

福田

祸因

育子

传统文化

分类: 学习心得

 遗爱满人间

                                    钟积成 (摘自《南洋商报》2003年12月27日)

 转眼间,弟子王奕翰离开我们不知不觉5年时光了;身虽逝去,但他的精神却始终与我们同在,且愈来愈近、、、、、、

 回想5年前的圣诞前夕,奕翰献出了他的器官,给三个家庭带来了幸福,更因此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捐献器官热潮。这好人好事还传至国外,让不知多少家庭受益,多少人获得了教益,洗涤了心灵,升华了人格。

 昨天,一笔与奕翰有关的6万元义款又捐献给积极推动经典教育这救人救世宏业的马六甲文教基金会,让奕翰和我们肩并肩,共同为人类这壮丽事业奋斗。

 我看着奕翰从小在幼儿园长大。人真是环境的产物,在家庭文化熏陶下,奕翰从小就体现了乃父乃母之风:正直忠厚、善良踏实、少言寡语、乐于助人、低调奉献。然而,怎样也没想到,一场车祸竟然夺去这么一位可亲可爱——而且是整个家族唯一的男孩。任谁碰到这样晴天霹雳的打击,都不是容易面对和处理的啊!但奕翰家人能毅然做出捐献其器官的义举,5年来不但走出了阴影,而且不断奉献,笑迎人生。这绝非出于偶然!做为老友的我们最清楚不过。

人性的美

 回想5年前车祸发生后的几天内,送医院努力抢救,多少亲戚朋友都守在医院关怀、支助、捐血、祈祷,肇祸青年的家族也于第一时间赶来医院寻求宽恕并捐血、祈祷。然而,当正群夫妇获悉肇祸青年内疚自责,日夜关在房内不吃不喝时,他们竟然委托我们去找辅导人员帮助开解他。他们说:“谁也不想发生这样的意外的。事情已发生了,奕翰能否抢救过来还不知道,但他毕竟还有几十年的生活要过,劝他好好生活吧!为社会多做些好事,就是对过失的一种最好的弥补。如果万一奕翰抢救不过来,他积极地生活才是对奕翰最好的谢罪和纪念、、、、、、”听得我们在场的友人都忍不住哭了起来。想想这样的事发生在一般人身上,没有恨也会有怨啊!此时此刻,他们竟然还去关心肇祸者,这人性的美怎能不教人震撼呢!

在未发生惨祸前,奕翰的母亲邓秀玲上完了一个至今仍叫她激动不已,获益良多的父母效能系统课程(现发展为“经典情商”教育系统课程)。她常说,这课程不但帮她走向新生活,也惠及她整个家庭。原来想更好地扮演称职父母的他们夫妇俩,现在却要面对这撕裂人心的悲剧。

延续生命

抢救了3天3夜,当他们从医生的口中得知奕翰已是脑死亡、无法救活的时候,他们真是肝肠寸断啊!日盼夜盼,就盼孩子长大更好造福人间,如今就要这么逝去吗?奉献的希望也要破灭吗?不!他虽然是已经脑死亡,但并不等于全部身躯都坏死——快,快把他能留下益于人的器官都留下来,让他的生命得以延续!就是这高贵的大爱抉择深深感动了医生,感动了无数的人。虽然至今他俩还是坚持说他们并非伟大,仅仅是想延续奕翰的生命而已。

什么是平凡?什么是伟大?蕴于平凡之中的伟大更高贵,愈是自觉平凡的伟大才是真正的伟大啊!平凡而又高贵的人才是真心英雄!

 面对这么一对充满爱心、奉献心的父母,我们这群老友又如何忍心让他们办理丧事。于是大家成立了治丧委员会去操办,为奕翰举行了隆重的告别遗体仪式和殡仪,许多文教界的前辈和奕翰的师长同学都出席致哀。

捐献器官

在那几天内,全国报章,尤其是古城(即马六甲)版上感人的文章、报道连篇累牍。在捐献奕翰器官的义举感召下,许多人都纷纷成为志愿捐献器官者。其它州的友人得知后,也纷纷向我们索取卫生部提供的捐献器官表格,自觉加入慈善行列。这事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何不趁此开展一场捐献器官运动,以激发人们的爱心来造福社会?这不是对奕翰的奉献所做出的最好纪念吗?

 没想到,在短短的10天内,马六甲捐献器官运动工委会得到了全国110个团体的支持;全国佛教总会、天主教总会及基督教总会等文教团体热烈响应,呼吁人们参与运动,发扬遗爱文化,造福人间,从而掀起了我国史无前例的捐献器官热潮。多家大报都发表了社论,卫生部部长也发表了专文赞扬这个义举。

激发人心

往后这几年,奕翰及家人的感人事迹感动了好些发生车祸的不幸家庭,包括许多印度族朋友也纷纷效仿,把罹难至亲的器官捐献出来,惠及众人,遗爱人间。王正群夫妇也因此常受邀在捐献器官运动的大会上现身说法,他俩激动人心的演讲感化了广大听众。

 亲爱的奕翰,您在天之灵,一定感到莫大的欣慰吧,您的家人因您而获得新生。他们已“化悲伤为力量,化小爱为大爱”。您身躯虽逝,却精神永在。

 您是永生的——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您的遗爱满人间!

 ————————————————————————————————————

   对我心灵的震撼不仅仅是这个“遗爱满人间”的故事,因为这个故事使我想起了与其具有强大反差的一件事——

         [转贴]女青年为了20分钟快感失去了生命

 

  一时尚女子驾一辆宝马735路过一个自行车修理摊,刮倒了一辆待修的自行车。

  女子急停后下车,要求修车师傅赔偿其损失,并对修车师傅百般辱骂。说是自行车刮了她的宝马,刚开始,修车师傅据理力争,说明是对方驾车撞倒自己区域内的东西,对方应承担主要责任。时尚女子哪肯罢休,于是上前推搡修车师傅。修车师傅挥手阻拦,碰巧把时尚女子衣服弄脏。出现此等变故,时尚女子更是不依不饶。便放言,车子的事情暂且不算,必须先拿3000元出来赔自己衣服。

 事情发展到这时,有很多人围观,也曾有过路者出面调解。修车师傅也忍气吞声的向时尚女子道歉,并且表示愿意为她清洗衣服。可时尚女子并不领情,继续辱骂修车师傅和上前调解的过路者,同时掏出了她的手机开始求援。此时此刻,她所做的是一个足以让她悔恨终身的错误决定。因为她的生命仅仅剩下不足一小时。

时尚女子求援的正是她的父母,她们一家三口就住在对面的贵族社区。她的父亲到现场后,并没有对事情原委做任何的了解,便直接抄起了地上的自行车打气筒朝修车师傅头部猛砸数下。顿时,修车师傅头部血如泉涌。

部分实在看不下去的围观者开始指责其父行为,并有几个想上前劝架。她的父亲竟扬言,如果有谁敢靠近就打谁。此时,其父继续猛踢被他用打气筒砸倒的修车师傅腹部,其母则站在一旁破口大骂那些为修车师傅说话的路人和围观者。时尚女子则一直坐在开着空调的宝马车里,得意洋洋的看着这场闹剧的上演。

几分钟过后,时尚女子父母打累了,骂累了。其父对修车师傅说:“一刻钟之内,老子要是看不到3000块钱,以后你TMD就别在这里混了,你这条贱命值几个钱,做了你,省得老子看了你......”修车师傅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吐了几口血唾沫,艰难的说:“你等一下,我这就去拿”。然后步履蹒跚地向贵族社区对面的贫民区走去。此时此刻,四名当事者的心境迥乎不同,但是都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约十来分钟,修车师傅返回了事发现场,来到时尚女子父亲面前。其父冷笑一声,便伸手跨步上前。就在此时,修车师傅猛地抽出怀中的右手,手里拿的并非是一沓钞票,而是一把雪亮的西瓜刀,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刺向了对方的心脏,然后在同一部位又补了两刀,其父没有发出任何声响便栽倒在地。紧接着,修车师傅两三步跨到其母跟前,转瞬之间连捅三刀。杀红了眼的修车师傅并没有放过宝马车里早已目瞪口呆的时尚女子,象拎小鸡般地将她提出车外,连捅数刀后,扔于路边。 

 几分钟后,警方和救护车均已赶到现场。警方不费吹灰之力便将凶手逮捕。而刚刚还活生生的三条人命,连急救的程序都没有进行便撒手人寰。四条人命,仅仅起因于一次微不足道的事情。是凶手残忍过度,还是逝者罪有应得,目击者众说纷纭。记得有一个好友曾经跟我说过:“现在的中国,遍地的戾气”。诚然,这遍地的戾气也不知道是何时开始悄然而生的,而且一直在加剧。

这起发生在辽宁抚顺的案件是一个惨剧,更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逞一时之快,为了20分钟骂人的快感,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值吗?

 从“遗爱满人间”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受到良好文化(道德情操)熏陶的人在面对突然而来的灾难所表现出来的宽容、相互同情乃至高尚奉献;而另一个故事却让我们看到的是低劣教育下的骄横、蛮不讲理、狭隘自私、愚昧残暴。一种结果是善与爱的展转增上;另一种结果是恶与恨相互激发所导致的共同灭亡!我在想,如果驾宝马车的女子和其父母受到过传统文化的教育,事情还会是那种令人痛心的结局吗?我的感想是,现在的中国,多么需要传统文化教育人们礼让谦和来化解遍地戾气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