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与放下

标签:
情感文化 |
分类: 随笔 |

人人身处旋涡中。唯当痛感来袭,方觉,心处于一座高悬的孤岛之上,陡峭,嶙峋,寒意森森。人被包裹其中,不见出路,唯有暮色苍茫,并一点点收紧,聚拢,扎向心尖。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无处可逃。
你细细地搜索其中,仿佛置身大雾苍茫之中,是为这个?是为那个?说不清,只有无数混沌的画面和念头,仿佛是被畿碎的米糠,在轰隆巨响之后,还在弥天飞舞的粉末包围着的现场。你掸,你拍,你脱,都不行,只有彻底离开那个现场,只有从头洗个澡,你才挣脱开来。此所谓心随境转。但若境无法转动呢?是否唯有等时间沉寂下来?
如何安顿自己?想起多年前或者多日前那些相同的时刻,想起它们要么在记忆里像钉子一样,在原地戳出了一个洞,日复一日地坐地为牢后,终被时间脱离开来。但时间之久,刻度之重,却留下了永恒的坐标。只是在回望间,它们仿佛悄然变色,从狰狞恐怖变成了斑驳疏离。回望的心,会安慰自己说:只是一场人生的经历而已!可是若将时光倒转,滤镜一去,色泽依然深重刺目,真的能境随心转吗?
我们在那之前,不过一直都在里面盘旋挣扎,唯借助时间的流淌,和生活视野的转移,才得以一点点挣脱。然而,除此,别无他法吗?难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所有的好时节,只能借助“无闲事”的赐得,才能拥有吗?如此,人是否太卑微和无力?这种自然人状态和动物何异?
若说天性敏感和敏锐,原是一体两面,能嗅出风的轻柔,也能感触到暴雨的冲击力。感触到的力度,敏感之人甚至要比别人大上好几倍。但同样的雨,不过是你多感知了而已。
有人说,除了生死和病痛,其他的痛苦,都是价值观带给你的。渐渐地,深以为然。痛首先来自于你的心性,那个太敏感的接收器。如果只是粗粝如瓦罐,是否风声雨声皆不会入耳?能左右你的痛苦,其实是因你的心性而左右,你越在乎的东西越成为尖锐的锥子——你在乎别人怎么看,而如果你终于看轻了你在意的人?他的看法,你还会放在心上吗?你在意的自尊,而如果伤害你的只是路上未进化的野狗,你还会耿耿于怀吗?你在意的面子,荣耀,难道不是好强引燃的火苗?学会拥抱那个执着于完美的自己吧。允许自己不完美,允许自己平凡甚至平庸,允许自己也会无能为力……
所有的痛,都是一种心灵的沉潜而已,是过于执着的投入和圈定,不是真实,只是你被一些妄念和忧虑占据,亦或是一些不愉快的瞬间被你的心,无数次地放大和失真。片云点太清,心该如皎皎明月,往上,再往上,俯瞰你所身受的一切,不过是片片袅袅的云影罢了,任之来去便好!不起心动念,就可心空如镜。
何况,莽莽人世,我们注定在丛林中遇到各式各样的异类,有大异,有小异,有山涧,有悬崖,有烂泥,有砂砾……但,这些注定是各种外在的遭遇,非你造成,非你能改,又何必苦苦遭受后还不放过自己?世事已待你凉薄,你更要爱自己多一点!所以该如化缘归来的佛陀,“饭食迄,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非你左右的人事,与你何干,何必把自己往里面拽。
再往小了看,也许不过是你路过一段肮脏的沟水路。大步跨过去之后,就该忘了。毕竟,那只是你途经的一段,不是你的终途。关注自己要去的地方,不为其他左右,才是正道。
如何化痛?当我焚香,当我静坐,当我凝视那些痛点,我发现那些被火点燃的沉香,在猩红的灼烫里,渐渐演变成一点点盘旋升腾的云烟,它们悠远飘逸,且极富美感……我想,这便是痛最大的价值了。因为那曾被火灼烧过的沉香,便如我们的心,但由此生发,一路漫延,最终却获得美感的滋养,也不枉这一场痛感,这一场人世了……
而若当你有天察觉,你所有的妄念和痛念,其实都来源于他人的设定,不过是途径你,完成他们的目的而已,你却当成了自己的天;而再看得远一点,你在人世所经受的一切,或许也正源于另外一双无形之手的设定和操控,你的痛苦还要延续下去吗?还有一丝一毫的价值吗?当你觉察,便是破局而出了,因为没有任何人和事值得你不快乐!
所以,亲爱的,人生三万天,余生不多,好好活,为自己活个痛快吧!干杯,五月!
202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