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临清流
临清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657
  • 关注人气:10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放生

(2023-05-03 20:34:33)
标签:

情感

杂谈

分类: 散文


放生

 

春日融融。春水河畔,正春风拂面。坐在草地的人,正将一颗失重的心,平放在一块木桩上,等待着吹风的抚平。

对面正有人钓着鱼,湖中人影花影交响应;芦苇修长了眉眼,轻轻摇曳;小草牵着春风的手,四处凝碧;绣球花亭亭玉立,每片叶子都温柔地端着一小片阳光,青涩如少女。她坐着,昨日的阴霾却如深潭一样,将她捉在其间,不得上岸。

多少初见的笑脸啊,正如这面满面含春的湖水,跳跃着温润的涟漪,以为是开始也是终结,是源头也是远方。一朝雨至,阴云密布,波澜不惊的过往,立刻如一张薄薄的纸,一捅就破了,只剩惊涛骇浪。多少次,这张破损的纸,被自己修复了再修复,因为相信总有不一样的尘间客。于是,总会选择站在鸡蛋的一边,总会选择不负每一寸的礼遇,总会选择初见的真诚……

君子之交淡如水,美好而稀有。而棋子之局,则处处皆是。想春风的柔情里,是否也有错付的虚无,才会四处游走?真诚的相待里,是否迎来的一定是花开的珍重?人间尘秽深重,多少冠冕加持之后,积聚起来的荣耀之光,底色却是寒光烁烁,杀戮了很多东西而不自知。比如,久在光道上穿梭,从此慢慢习惯眼中只见光带;比如,学会用手中的光,去交换他心深处的暖;比如,见任何人都只是光带下的一小簇阴影……从此那一颗真诚的心慢慢被杀死,包括别人的善意和真诚。

身下的木桩,结实却矮细,她慢慢感觉到硌人的疼。不在一体的外物终究是外物,一如这个世界慢慢积累起来的异物感。高山流水遇知音,吾侪心事,古今常在。其实,没有什么错付的真诚,不过是善的选择而已吧?

然而,最初的失衡一定是憎恨。一直相待的真诚心意,怎可以用欺骗来交换,甚至要别人的流放来成全你的一冕之光……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的往事啊,瞬间便阴风怒号,樯倾楫摧。瞬间破碎的往昔,变得一文不值。此刻心际,是恨是不甘是唾弃,像是有一把寒光闪闪的钩子,在心间划拉来回,无力伸到对面,甚至无力让对面感应到,只能来回地折杀自己,在夜里,在每个闲暇的空隙……

如何平复?

受害者的心态如饱蘸委屈的浓汁,每一滴的流向,却都是朝向自己,朝向无法获得平衡的深沟弯渠。对面传来一阵轻灵的水花溅起声,是有人钓起了一条鱼。看不见的钩子上,鱼在水面上扑腾,又被一根隐形的丝线迅速拉起。从此一条鱼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鱼的悲伤里,是否只有憎恨?——如果不是自己的一点贪心,一点欲望,会如此终局吗?

然而人虽非圣贤,又岂能似鱼?钓者何曾不是抓着鱼的那点软肋?深潭往往也是自己挖起来的啊。不存幻想,是否还会失望?不寄期待,是否还能失衡?

而泥潭之中的心啊,又哪里只在此处?现实剧情常常是,泥潭之中者,无力自救,往往会将别人拉进去替代;而若又有冠冕加持,如何能不用?情愿身受其苦,而能自承其重者,又有几人?

如此想来,有一股轻风,将深潭的心从谷底拉到湖面来。风至漪起,湖面的辽阔,轻轻涌过来,涌过来……

忽然,身后传来一阵喧哗。起身来看,原来是几人女人放生螺蛳。那白面瘦削的女子,正一袋一袋地抱起满满的螺蛳,口中念着七字真言,然后放手一甩,螺蛳纷纷跳入水中。别人不解,她说,一切生命皆是有情,人人想长寿,当然也要积善才行……看着的人,个个肃穆以对,表情庄重,仿佛见证着一件圣洁之事。人放生一物,即对一物的拯救,此时之人,也便有了造物主般的光芒。

但,放生真能延年益寿吗?或许未必真正关乎神秘力量,而是因现实举措带来的内心平和与相信吧?心若久处平和之境,其实便是最好的滋养。

只是,放生外物容易,放生自己的心,才是更难的吧?世间之苦,真的都能解脱吗?“因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一种,其实不是解决掉痛苦,而是虚化其心,超脱了其苦。而虚化不掉那些心尖的苦时,不如像放生者这般,用新的善举不停堆积起来,挤兑掉那些苦。欲除杂草,多种善苗,也是一种道吧?

只是,用微观的眼光来看,放生自己的心,最难放的,究竟是自己的欲,还是尘世的伤?前者是钩,后者是沟。被钩钓住者,自然会身不由己;而受伤失衡者,又自然身心开裂,如陷沟壑,无以平复。钩子钩疼了,自然会放下了;相比跌倒在沟壑里的心,应该是更难放生的吧?痛,一定是必经之路。而此刻的她,大概正是沟壑之心吧?她仿佛看见自己,像一只蝉,正艰难地,一点一点的,企图蜕除痛苦的皮。又如在深沟里的泥塘,打转了一圈又一圈,努力寻找上岸的台阶。

这样的一片青草地,忽然让她想起一段往事。当年的同事好友,带着美丽的憧憬独自去了远方,然而现实是,那个远方狼藉一片,荒凉而干涸。然而却回不去了。而后继者如她,因为不知,继续着她曾经的梦。而好友魅惑地伸着橄榄枝,热情地招呼着,快来快来……然后,便是相信了,奔去了;再然后便是陷落了,绝望了!可是她却说不上来有多憎恨。或许是自身痛苦的经历,想着对方也经历,一种共同身受的悲悯,化解了怨恨吧?自身受苦,而希望他人离苦者,那是圣人之心。身在绝望之井,无望上岸,希求另一个人陪着自己,是否远远大过圣人之心的可能?

当年不恨他人,而今日又有何区别?同在红尘颠荡,身受其苦的俗客,难有解脱,于是一顿操作,只求自己离苦而已,你能说他有错吗?她不过是他人正好可以借用的跳板而已!

同为世间可怜人,与其憎恨,不如慈悲。而她之所以成为别人的跳板,除了他们的无良,难道和自己的欲念、好奇欲没有一点关系吗?世间悲苦,有人苦在身,有人苦在心——或是耗尽脑汁算计别人,或是无辜遭受一顿疾风骤雨,或是失重之心无以平复……

这样想时,坐在河边的她,渐渐感觉到春风的柔软和明媚。春之美,在于阳光和草木恰两相正好,可谓春花娇美,春光健朗,郎才女貌。而恰好总是不多的。那些伤过的心,唯有用慈悲的柔软去面对,当泾渭你我渐渐被磨平界限,才会是一种疗愈的包裹——裹别人,也裹自己。就像此刻,她的心没有了深渊的沟壑,有的只是“偶开天眼觊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的俯瞰之意。

我们永远不能要求别人是君子,更不能要求别人身处困境还是君子。我们只能要求自己不负人间,不负有情众生就够了?

世间可怜人,曾是他,曾是你,曾是我,而此刻,她终于不再是那个沉沦的她。因为她终于懂得,憎恨是朝向自己的利剑,越看自己的苦越多,剑便越挖自己越深;理解是春风,掠过你我,当看到了对面,打通了对岸,也便有了湖面的宽广和辽远;而慈悲是天幕,化而为一,命运一同,感同身受时,小我遁形,则不落悲喜,则天圆地阔。

这一刻,她放生了自己的心。

 

2023-4-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23年04月02日
后一篇:情诗五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