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湿的九月

分类: 随笔 |
九月,如期而来,包括秋意。只是在微凉的秋风里散步,却有一种暮云的沉重,积聚在心里,涌动成了无名的潮湿。就想回家了,就想和自己说说话,或许倾倒也是一种解脱。
都说一寸相思一寸灰,然而何尝不是一寸秋意一寸凉呢?
早晨在公园里,尚能独立小楼风满袖,让白衬衫灌满风,像一只欲飞而不飞的鸟。在云的游走里,在风的旷达里,把树还原为树,把荷还原为荷,把我还原为我。把心空旷成天空的视角以及云朵的飘逸,太多的琐碎,便能得到更好的安置。
喜欢那巨大梧桐的穹窿,架构成的不仅是绿荫,而是所有生活的善意和温柔。行走其中,似乎有无形的磁铁,莫名的欢喜。人,原来还要靠植物去滋养去解救,想来是多么卑微。一粒沙,非要背着一颗石子的重,可改变不了沙的本质,为什么不做一粒快乐的沙呢?那是因为快乐的轻盈总是要向上的,而我们却总是习惯了俯身探寻猎取,如何不重?
独行,最自由最惬意。是的,有时连陪伴也是加重的?因为那也是在人情的磁场中无法挣脱的一环。“一人喝茶得神味,二人喝茶得趣味,三人喝茶得茶味”。独行,何尝不是另一种神味?几日前,纠结于人事的点滴,在苦痛的漩涡里深陷不得出,徒然消耗,而无可奈何。昨晚听李健唱歌,一些渐远的人被拉近,成为美好的回忆。而一些日日在旁的呢?何尝不需要一种拉远的视角?其实都是人生的一种相遇,然而因为距离的远近而奠定了不同的色调。是人或物的错吗?未必。人生多么需要一种宽阔的视角啊。一些美好,只是因为被琐碎覆盖;一些平庸,只是因为被距离造就。生活里的所有困顿,其实用泛黄的底色来看,立刻就有了释然的解脱。远,永远能包容近;远,永远能稀释痛。
暮色四合时,仰望着天花板,忽然涌出一种巨大的虚无和潮湿感。秋风穿过窗棂,搅动着窗帘,潜伏不动的阴影轻轻晃荡。想想自己这一生,有生之年经历的一切,仿佛只是一块薄薄的布帘。原生家庭的一切,围城里的现实,工作里的所遇,梦境里的爱……期待的是一个能容纳自己的天空,然而生活给的却是一只残缺的锅,扣在头上,无法遮风挡雨,有时还会有划破之痛。习惯于在枯枝上觅春,将丁点的绿当成自己的伞。当然,也会有少许值得感恩的人和事,甚至我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却给了我一些成就的机会,即便短暂,但也值得感激一辈子。这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此了。
当然,人生不该这样论定的。受赠加上馈赠才是全部。我又馈赠了生活和他人什么呢?除了自己的亲人。这样想,觉得自己同样卑微而渺小。工作,是否最大程度地造福学生?生活,是否最大程度地简单?我们期待他人对我们的好,可我们又真正利他过吗?给予,或许是人生更大的一重意义。只是有时候,人被生活裹挟而行,在觅食般的视角里,我们已经忽略了生活的真意,成为他人价值观的复制品。想到这里,我很惭愧。如果我们不能获赠很多,为什么不去尽力给予呢?给予,有时候也是一种自我温暖。就像无私的给予自己的孩子,即便不能获得什么,但是让自己活得充实有意义了。以前,会在意自己的学生,相待再好,又能怎样,更多只是杳无音信。可是反思自己心里的论定,总有些名字一直是温暖沉睡着的,可我联系他们吗?没有,只是默默记在心里而已。那么,我若留给别人温暖的记忆了,又何必非要我知晓呢?心,永远是最真诚最恒久的容器,也是经行人世最好的桥,有了温度的心,才会将温度传递下去,那么这已经足够了,不是吗?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没有利他过的生命,是多么轻飘而无意义啊?以前也很想多承担一些工作,将自己的善传递更多人,可是在名利的考核本前退步了。唉,活出自己的意义了,原来是需要勇气的事,但我相信我总会可以的。因为一个人只以混吃等死为荣,实在太无趣太失败了。
“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海子的诗句,依旧在这个九月闪烁。放不下的人和事,终究会如何?躺在暮色中,觉察到没有了后来的后来,是多么让人悲伤,就那样领受着老之将至,领受着泥沙俱下,领受着每况愈下的现实,我们再也要不来年轻的激情和肉身,包括情感。
十载岁月,要如何分辨?秋风不卷残红,是秋风不够劲道,还是红若朱砂不可卸?把远变成近,很容易,难的是心之近。心河遥远,本就变化莫知。有人说,爱是看到喜欢之物的欢喜。可我觉得,爱是骨性里的相近,尤其在经历人世之河后,才能辨认确证。人往往以不同的方式确证着情感,却最后在确证中把情感弄丢了。是情感错了吗?深浅有别,还是无需确证?还是确证的,永远只是片面,而非真相?但唯一可以确定的,这样做一定是丢失了纯粹。无需索求,无需依赖,遥遥相对的情感或许更独立而强韧。因为情感不是用来解救的,就像一道光不能将你拖出隧道,但你需要它迎向希望,如此而已。
当人和人之间筑起了城墙,有时就会难以逾越。地位不等了,还是当年心否?风起云涌过了,还是如初心意否?何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结,何况总会有各种误会掺杂其中。一切,又将如何说起?刻舟求剑,是我们都会犯的错。水已远矣,熟悉的舟只是一个做梦的道具,求剑的心不如揣在自己怀中。想起张爱玲那句惊世骇俗之语,“我爱你,与你何干?”
罢罢罢。钻入每个人心的缝隙,都将会坠落成一个深深的洞穴。善待自己的心,有时会变成恒久的沉默。遗憾,本是人生底色。只是看见自己熟悉的忧伤时,感觉终究不一样了。人生苦短,如果忧伤,那么一定是太闲了。为何将精力投注在此,而不在生猛热烈的生活里。
是的,当我回首往事时,在看到那么多的残破之后,我也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内核,那就是每个人内心真正拥有过的欢喜,是什么也拿不走的。我们无法要求命运的馈赠或加持,但若能拥有投入的欢喜,那便是对自己最大的福报。
做所爱事,不问前程,享受其中的丰富和欢愉,便可慰平生。
好好活啊,投入地做事,欢喜充实而能有益于更多的人,才是人生的意义吧!
20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