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一隅之书(七)

分类: 随想录 |
转眼,一年将半。六月,端午节,天气闷热。天上漫天云卷云舒,地上烟尘滚滚飞舞。总有一天,我们会知道,烟尘里其实根本无需辨别仔细,皆是粉尘而已,在其中回旋挣扎,不过是无谓地消耗自己罢了。不如抬头看云!
三天假日,一天给了父辈。一天给孩子。剩下的一半给家务,一半给自己。满怀期待地回老家,看父亲,游北湖。只是,在真实触碰的时候,却仿佛只剩下些许的空壳。我们呆在老家的屋子里,这个母亲倾尽心血的房子里,却是为了失去她;而房子这个曾经视为最大意义的存在,却不过是时光里的一个水漂而已。
是否,生活为了所谓的目标,把最重要的东西弄丢了?比如健康,比如爱……人生,真的有不顾一切要争取的东西吗?还是一切不过是当时当境的一个投射而已,等时过境迁,一切又会面目模糊,无可追寻?
生活有一种悲伤是,你望得见亲人,感受的却是一种责任的空壳。就像在娘家里,四目相对,相谈甚欢的场面总是艰难,有一种巨大的隔阂,比山还要高大,让人跨不过迈不开……然后,最后我们不得不以形式作为履行的本质。是否古人就先洞知了将来的空洞,才启动了这形式的制约?
我桌上的花谢了。我喝的茶,是凋谢的芬芳;我内心的泉源,是皱纹里的输送;我写下的文字,是经时间缴获后的橄榄……
婚姻像一个鸟巢。内里虽然一次次感受到抗拒和分裂,但对外的不安全感让之盘旋其中。一边是觉得被缚,另一边是甘愿被缚。薄如蝉翼的安全感,还支撑不出一个逃离的跳板,这是很多人的婚姻现状。
所谓爱孩子,其实就是给孩子足够多的安全感和平衡感,让之日后有出发的动力,也有逃离的勇气。真正的底气,首先一定是来自父母家庭。
看《恋恋笔记本》。知道人生的残酷,是必须有一天要做选择。因为,生活总会落到现实,再好的关系,也总会有你我之别。选物质无忧的,则失爱梦;择爱的,则卷物累之痛。从来没有最好的选择。
深刻的爱,一定有深刻的内在相连。如那爱画画的女孩,不过是男孩帮她找回了自己。更多人,在生活的浮华里,渐渐丢失了原来的自己和本真;告别了爱,也告别了最初的自己。
在失去里,伤怀一生?抑或在得到后,落败收场?哪样更好?前者被幻觉支配,有着虚而不得的完美;后者被现实打脸,有着无尽落寞的苍凉……
人生到最后,是学会即便没有爱,也能和自己相爱吗?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情怀是水天之间的温度,情商是相机而动的热度。前者是生命本质的彰显,后者是有目的的机心。后者已不多,何况前者?
人间的矛盾,其实是各自的立场带来的偏见,如果都能从对方的角度去看,还能有多少矛盾呢?所以,每一个人也多是一团偏见。
弹性的心,是历经岁月而能丰盈自如的心,像是一条带着湿润的乡间小路;而板结的心,像是一条硬邦邦的水泥路,时间久了,就累了,倦了,激情全无,弹性全无。弹性的心,往往经云气浸润,天地甘霖浇灌,或叫悲悯,或叫善良,或叫博大……
20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