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2/middle/54e55007ted77fc85c4eb&690
获悉可心班上要进行“和妈妈的奇妙关系”的生成课程讨论,于是昨晚我抱着可心一起看我怀孕时拍的照片。当看到我一张张像皮球般、西瓜般的大肚孕照时,可心睁大了眼睛,她肯定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看到真真切切的大肚皮!她一边看一边笑:“妈妈,我就在里面吗?”“对呀,这时候你就在妈妈的肚子里。”我指着一张肚皮特写说:“你看,妈妈的肚皮像不像个大西瓜,还有很多花纹,这就是妊娠纹,因为你慢慢变大把妈妈的皮肤都撑裂了。”可心感激的亲了亲我。她接着问:“妈妈,为什么会有我呢?”“因为我和你爸爸想要一个小宝贝,一个永远疼爱的小闺女,所以就有了你。”“妈妈,为什么我是女孩?”“男孩女孩是由基因决定的,你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是女孩了,而且爸爸妈妈就想要一个女孩,一个可爱的小公主!”我们俩又一起回顾了可心小时候的照片。“你看,你小时候多胖,浑身都是肉肉。”“妈妈,这是谁呀?”“这就是你,你小时候就是这样,呵呵。”看着一个小baby慢慢长成小姑娘,我心里无限感慨,可心也兴趣盎然。
为了帮她解开“我是从哪里来的?”的大问题,我买了《小威向前冲》的儿童性教育绘本。小威是一个小精子,他和三亿个朋友一起住在布朗先生的身体里。游泳大赛的日子一天天地近了,小威每天都在努力地练习……他知道他必须要游得最快,才能赢得第一名的奖品“一个美丽的卵子”。比赛结束时,发生了一件又神奇、又美妙的事!小威不见了,卵细胞分裂慢慢变成了一个小宝宝,布朗太太的肚子也就一天天的大了起来,最后生出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儿小娜。讲完一遍后,我问可心:“这回你知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吗?”“我是从大海里来的!”我当时差点晕倒,呵呵,看来对游泳比赛的图片印象太深了。我又把这本书仔细的讲了一遍,重新问了那个问题,可心这回说:“我是卵子变成的!”终于靠谱了,我又跟她解释,精子进入的卵子叫受精卵,受精卵慢慢变大就变成了小宝宝。可心又问我:“妈妈,我是游得最快的吗?”“对呀,你是最棒的!第一名才能进入卵子慢慢变成你呢!”这时候,我看到孩子的脸上充满了自豪。可心没有问我那些我曾经担心的尴尬细节,倒是有个书上没有提及的问题反复问了两遍,她问:“妈妈,小威得了第一名钻进去了,那小布呢,还有别的精子呢?”“哦,当小威第一个钻进卵子的时候,卵子的表面就变硬了,别的精子就再也进不去了!”就这样,通过这本生动有趣的绘本,我们一起解开了这个生命的大秘密。
http://s12/middle/54e55007taf265b2f78bb&690
还记得几天前,可心把一个水瓶子放到自己的胯下说:“我现在是小男孩了!”我当时愕然:“你怎么知道小男孩是这样的?”“熊承霖中午换衣服睡觉的时候把小内裤也脱了,我就看到了。”“哦,是这样。”还没等我继续说,小孩就问了我一个深奥的问题:“妈妈,男孩和女孩有什么不一样?”我回答:“男孩和女孩最大的不一样就是生殖器,就像你看到的,你的和熊承霖的不一样,这是区分男孩、女孩的标志。”我曾经告诉可心她尿尿的部位叫做“生殖器”,当时她爸差点晕倒,但我说这是最正确的称谓,就跟眼睛和鼻子一样正常,请他不要大惊小怪,而且3-6岁是进行性教育的最佳时期,孩子的心很纯洁,很快就能接受。所以,现在讨论男孩女孩的问题对于可心就很轻松。然后我又说:“等男孩女孩长大了,还有很多不一样,你自己看看,爸爸妈妈有什么不一样?”可心摸着我的胸部说:“这个不一样!”“对啦!还有吗?”“我想不起来。”“你仔细看看,你爸爸脸上有样东西妈妈没有的,会扎人的?””“呵呵,是胡子!”“还有一个不一样,你摸摸爸爸的脖子,中间有喉结,妈妈没有。”“哦,真的呀!”就这样,我们上了一节有趣的“找不同”,而且是人生很重要的课程啊!!
———————————————————————————————————————————————
引用小静老师的原帖:
本学期幼儿园都在热议的就是“生成课程”,在老师们的教研交流中发现,生成课程有时会是在一定的“应急状态”下产生的,比如“由盒子想到的”,是发生了孩子们有“制造噪音”的情况下,老师通过和孩子们的对话中一点一点发现课程内容的。而有些可以生成的课程也会在孩子们的“创意游戏”中突然发生的。
记得在本学期初的一次户外活动中,六六、瑞希、文文他们将皮球塞到了衣服里,撅起了圆圆的大肚子,他们的小手扶在肚子上,走起路来貌似困难,瑞希和杨奶奶说:“我得好好的保护我的小宝宝!”,而在一旁的男孩子看到此情形突然笑成一片,大家都在指着他们仨,相互告知这个变成大肚子的有趣事件。另外男孩子们中也有人想要讲一个皮球塞进肚子里,当大家质疑妈妈可以怀宝宝的时候,男孩子坚定的说:“我也在保护她啊,肚子衣服底下暖和,外面冷。”
想要保护别人是孩子们入婴班就会出现的现象,躲进娃娃家里将自己装扮成爸爸妈妈,将日常生活中和爸爸妈妈发生的所有事件都转化为自己的经验,用模仿的方式呈现出来,而在这中间也不乏男孩子当“妈妈”的情况。有时我在想,妈妈和孩子的这种奇妙关系,孩子们是如何感受到得呢?这种自然或是不自然的“母性冲动”在孩子们的心灵中有会是怎么样的产生的呢?
看到了卡卡妈妈的一篇日记,卡卡与妈妈共同分享了在妈妈肚子里的照片,和妈妈讨论了妈妈怀揣宝宝的幸福时光,这样的一瞬间,卡卡的亲情值达到了最高点,而妈妈也会因为孩子的成长回忆并感受着这段幸福的时光。
由此我们产生了一个话题:我和妈妈的奇妙关系。对于孩子们,这样的关系孩子们会用“她是我的妈妈!”一句简单的话语概括,而我们通过了一些创意的活动帮助孩子更深一层的感受着其中的“奇妙感觉”。个人认为,通过这个话题我们可以衍生成:
1、看孩子们游戏中的照片,说说自己看到有宝宝的妈妈们的感受。
2、有遇见过这样的阿姨吗?在哪里看见的,看见是有发生了什么事。(这是一个生活经验的分享,其中可能会包括了简单的礼貌、礼仪的道德规范)
3、“如果我是妈妈”(请孩子们扮演成自己的妈妈)活动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孩子们都去体验妈妈的角色扮演,还是以皮球为材料,请孩子们体验大肚子捡东西、走路、上楼梯、吃饭等一系列的生活活动,然后体会并表达自己的感受。二是请女孩们体验大肚子妈妈的辛苦,而请男孩子们体验当宝宝出生之时和之后自己会做些什么。
孩子们模仿孕妇睡觉和走路
http://s2/middle/54e55007taee95322cec1&690
http://s12/middle/54e55007taee95518e79b&690
这张比较强,模仿爸爸给妈妈洗脚,笑喷~~
http://s2/middle/54e55007taee95461e0a1&690
4、“我的妈妈和我”邀请家长将自己孕期的照片和孩子们分享,更深一层的体会“神奇关系”
5、“我是爸爸妈妈的掌中宝”帮助孩子体会爸爸妈妈爱我,而我们也爱爸爸妈妈的另一份感受。
6、“爸爸妈妈我爱你们”体会到亲情的伟大后将自己的亲情行为延伸至家庭中,发展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孩子们体会自己的成长,自己的能力,将所有的主动权交予孩子,做他们想要为爸爸妈妈做的事情。
7、“我幸福的家”组织“幸福一家”的游戏活动。
列举下来活动的进程,是我的突然灵感,但可能在活动的衔接上和家长参与方面还能会有更多的想法,如果您对此话题有想法,欢迎交流。
以下为回帖评论:
2011-9-26 15:22:35
今天我和孩子们讨论了“你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很有意思,我整理好了一起分享。“我的宝宝从哪里来的”稍显难度,不过可以常识,不过得有相关书籍或是材料的支持会更容易的。
|
2011-9-26 14:43:56
我这个想法可能有点“前卫”。我觉得应该在系列活动的前面部分加上,“我(宝宝)从哪里来的”。越早给孩子讲,越容易,越好讲哈!
|
2011-9-26 14:27:06
从瑞希有了弟弟后就一直缠着我要个小妹妹,“自己的永远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妹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连计划生育政策都讲了,但仍不能打消婉儿要妹妹的念头!是否我们在活动安排中也可以考虑让孩子们理解为什么大部分妈妈只有一个宝宝,孩子自己应该如何应对长辈多对一的关系?再就是“我的妈妈和我”也可以由家长准备资料,让孩子自己讲述在妈妈肚子里、一点点大、到现在的感受,特别想听听孩子们自己是怎么想的,哈哈
|
|
|
2011-9-25 10:59:32
真的是很棒的生成课程啊,学习一下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