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是怎样给上小学的孩子请长假holiday的

(2014-11-25 21:28:59)
标签:

育儿

家庭

教育

成长

文化

女儿刚到英国时,一句英文都不会讲。学校根据她的英文程度,安排她去了学前班(Reception)。犹记得她第一天放学时,那个叫毛亚的女老师一眼瞥见我,就兴高采烈地汇报:“你女儿会说英语哎,她能说one, two, three!”当时觉得好笑,老师要求好低啊,one two three就让她跟得了宝似的。慢慢地,我发现英国老师与中国老师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们看问题的出发点。英国老师是拿着放大镜找优点,中国老师(和父母)的习惯思维则是拿着显微镜找缺点。

三个月后,我去家长会。一年级的老师瑞秋和学前班的老师毛亚一起接待了我。我们交流的时候,女儿拿着一个玩具蜘蛛在毛亚背上爬,语调惊恐地念叨:The biggest spider in the world is climbing on your back. 我们三个静静地听着她自在的话语,互相交换了眼神,会心微笑。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女儿说完整的英文句子。

一年级:女儿是班级的“school chancellor”。这是个什么官、能干什么我不知道,应该是一个荣誉吧。挂个小牌子,挺美。她喜欢学校,喜欢上学,请假不去上学、去干别的那她肯定不能接受。

三年级:转学并跳级。三年级是女儿整个小学生涯的低潮。首先转学后,要适应新的环境、结交新的朋友,对任何大人孩子都是个挑战。对她来说,最直接的损失有两样:一是失去了school chancellor的头衔,二是新学校的校服很丑。尤其是天天要穿的校服,对于爱美的小女生确实是个痛啊。在转学之后的某一天,她忽然跟我说:妈妈,新学校的校服颜色不好看、但是质量很好,不信你摸摸。那一刻,我心中一软,哎,原来小小的她一直在努力着说服自己、努力适应着父母给自己安排的变化。

比之校服,学习方面压力更大。家长会时,我跟老师说,女儿是个求上进的孩子,希望主要学科能到top group. 请给些建议,我该怎么帮她。那个老师委婉回道:我们班上有好几个天赋特别好的孩子,你女儿要爬上去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言外之意是劝我不要push孩子。确实,三年级的女儿不管哪一科都平平,按老师的评价,平均水平吧。但念及她少了一年的学习,这结果相当好了。当时是工作忙还是我本来就是放羊妈,更可能是我对孩子的中不溜成绩是满意的、不愿意给孩子增加压力,反正老师说家长不必管,我也就放任了。整个三年级,出勤率100%,连病假都没有一天。短暂的过度后,孩子还是很爱上学。在我看来,这比什么都重要。

四年级:继续放羊。突然有一天,女儿告诉我,她被挪到数学的top group了。四年级换了新老师,家长会上,老师一如既往把女儿夸得像朵花。在我的坚持不懈地追问下,才说女儿数学很棒,英语阅读很好,就是写作差些。我马上上网搜索相关资料、比如官方对该年龄段写作的评分细则、样题、同龄孩子的小文章等。正好女儿好朋友的妈妈是另一个小学的老师,我请她帮忙找了些不同水平的范文来比照和分析。弄明白之后,就开始有的放矢地操练。给她买了漂亮的本子,让她时不时写点东西给我看,每写一篇我都帮她解析一下哪里好、怎么好、哪里如何如何改动的话会更好,用哪个词更准确、可以加一些什么连词。老妈出马,效果还是有的,学期末收到老师的反馈,说女儿的写作突飞猛进,英语也已经进入Top Group 我除了学习上帮忙,在新的学校也发扬自己的优良传统,保证做到了家长会肯定参加、所有学校希望家长参加的活动一定参加,希望家长配合的事情一定不敷衍。记得学校请家长帮忙找一些可以重复利用即单面空白的打印纸,我就在单位所有楼层的复印机旁贴了条,请同事们打印复印时把单面空白的纸留出来给我回收,不要扔进废纸堆,我会定期拿给学校;我还主动联系校长,把公司印制出错的一批贺卡捐给了学校,当孩子们手工活动的原材料。所以,哈哈,自认为一定程度上树立了支持学校工作、支持孩子学习的好家长形象。

五年级:没啥可说。几乎全勤。学生继续表现好,家长继续树立好形象。要补充一点就是,五年级该准备11+了,但英国公立小学对11+考试不会给予任何帮助——至少我们去的这家这样。我去找了校长核实的。必须依靠家长。

六年级:终于进入正题:请长假度假。小学毕业班的女儿,不敢说人见人爱,至少严格遵守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请假制度,符合学校的培养方向和目的;我这个家长也没给孩子拖后腿,表现有可圈可点之处。如果夸女儿是学校愿意要的学生,我就自夸自己是学校愿意有的家长吧。

这是我们出国的第六年。女儿出国后,我们再没有在国内过春节的机会。随着她渐渐长大,“中国”在她的印象里无可避免地在淡化,越来越热爱圣诞的她,对春节的概念越来越模糊。我一直在考虑着让孩子有机会回国过个春节,感受一下国内春节浓浓的喜庆团聚气氛、最好能从小年开始延续到元宵节,全程体验一个完整的春节。为此,我很早就盯上了小学的最后一年。这一年请长假,对功课影响最小。尤其是我们要考文法学校,对学校教学几乎没有依赖。而文法学校的考试在圣诞前基本结束,完全没有后顾之忧。那么剩下的就是怎么去请假了。

圣诞假期结束后,学校有个KS2的模拟考试。估摸着成绩出来了时,我约了校长面谈。校长一见面就夸女儿成绩好,回忆女儿转学来的时候,虽然通过了跳级测验,但她根本没有估计到能有今天的成绩。我顺口接道:对啊,孩子很努力,我很欣慰。孩子跟我都很喜欢学校、感谢老师。只是我们一直有个遗憾,那就是这里中国文化氛围的缺失,远离亲人的遗憾……最后口头提出我的愿望,希望能请2周半假、加上法定的半学期假,让孩子回国过春节。我诚恳地说,我们这些年从未请过事假,您知道,孩子中学后功课加重、很长时间不会有可能实现这一心愿。事实上,我了解过这么长的假需要上报、校长不能拍板的,所以是专程来跟她商量,如果她觉得靠谱,我再提交正式的书面申请。校长拿着日历数了好几次,沉吟良久,最后松口了:明天让孩子把申请信带来,我会替孩子争取这个机会。结果自然皆大欢喜,女儿在国内呆了一个多月,在亲人的环绕下过了个难得的、幸福的春节。

英国小学事假难请非常有名。我必须声明我坚决支持学校这个要求,各位看客也看得出多年来我们始终做得很好:长假前,学校的记录上女儿偶有病假,出勤率平均98%,一天事假都没有请过。所以,与其说我在教大家请假,不如说我在劝大家不要请假。中国有句老话,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来到异国他乡,把孩子送入异乡的学校,尊重学校的安排和规定是家长的基本义务。其实和学校打交道,跟和人打交道一样,彼此尊重的前提下,才会有彼此理解和支持。单方面过分强调自己的权利和文化,是不会赢得对方尊重的。

我在学校做过义工,我了解英国小学对于家庭突发事件原因的事假,向来非常通情达理。所谓英国小学假事难请,基本上都是家长要在学校上课期间带孩子去度假,这其中绝大多数背后的理由,是因为非学校假期去度假、机票旅馆的费用要低很多。说白了,就是要省钱、为了省钱而省去孩子的学习机会。我亲耳听很多家长(更准确地说,是华人家长)说,哎呀,孩子小学又不学什么东西,补补课就好了。但是,他们忘了,他们带孩子请假去度假这一行为,实际上在暗示孩子:学校不重要、学习不重要,上学时可以度假,学习可以让位给游玩。这样的家长,我很想问问:你真的不怕孩子学你吗?

http://mmbiz.qpic.cn/mmbiz/GuBqhoha1hhw7pqn6d0AH4IlyvtSvstSJC2h9DWm1HZCCn392RaPy2GwoPtDChk7pKfHmgAbNnQaxbgIs9oU0A/640


http://mmbiz.qpic.cn/mmbiz/GuBqhoha1hhw7pqn6d0AH4IlyvtSvstSxmictrfH3lYKicgssMyQhEcbktrXZ0RsLcwrzoIogavIvrdd0xDcW8Ow/640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英国养娃那些事儿》链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