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灯
陈东东
把灯点到石头里去,让他们看看
海的姿态,让他们看看
古代的鱼
也应该让他们看看亮光
一盏高举在山上的灯
灯也该点到江水里去,让他们看看
活着的鱼,让他们看看
无声的海
也应该让他们看看落日
一只火鸟从树林里腾起
点灯。当我用手去阻挡北风
当我站到了峡谷之间
我想他们会向我围拢
会来看我灯一样的
语言
解读:
《点灯》这首诗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首有关于“诗的语言”的诗。诗歌的语言无所不能及,它不仅能写现实中的各种人和事物,而且能深入到这人与事物的内部世界,尽情地遨游,还可以随心所欲地描写它们,认识它们。诗歌的奇妙常常就在于能把不可见的,变为可见的;把日常想象不到的都用诗的语言想象出来,并赋于它形象和色彩。
第一段的“把灯点到石头里去”与第二段的“灯也该点到江水里去”,这在现实中本来都是不可能的事,但诗人用语言实现了这种梦想。让人通过“灯”看到了石头里的“历史”,也让人看到江水里那流动的无声的“现实”。
第一和第二段的后两行,从“也应该┅┅”起,作者通过变换视角,以跳跃手法进入到另一个意象的呈现中,这两行与前面的诗行形成递进而又对照的关系,使诗更富有层次感。亮光与灯、落日与火鸟融为一体的优美的意象,更激起了读者翩翩的联想。
若说前两段的表达形式是整一的,那么最后一段则是前两段铺展形式的收拢。这里,作者引进了“我”,来与“他们”相对应,而最终以“他们会向我围拢\会来看我灯一样的\语言”来收拢、显明这首诗的中心意图。
当然,象这一类的现代诗,我们不可以以固定不变的视角来理解它。阅读时应调动、发挥个人积极的联想与想象,通过对语言形象的琢磨,以达到自己的阅读理解,这才是重要的。 (来源:旅程诗文选—曾宏专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