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诗歌杂谈 |
分类: 中国新诗赏析 |
窗
陈敬容 一
你的窗
开向太阳
开向四月的蓝天;
为何以重帘遮住,
让春风溜过如烟?
我将怎样寻找
那些寂寞的足迹,
在你静静的窗前;
我将怎样寻找
我失落的叹息?
让静夜星空
带给你我的怀想吧,
也带给你无忧的睡眠;
而我,如一个陌生客,
默默地,走过你窗前。
二
空漠锁住你的窗,
锁住我的阳光,
重帘遮断了凝望;
留下晚风如故人,
幽咽在屋上。
远去了,你带着
照澈我阴影的
你的明灯;
我独自迷失于
无尽的黄昏。
我有不安的睡梦
与严寒的隆冬;
而我的窗
开向黑夜,
开向无言的星空。
年4月于成都 1939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1939年4月,那时作者居于成都,作者虽为一介书生,却关心时代风云,人民的忧患。诗人的思想在寒冬里奔走,在恶梦里抗争。本诗即通过象征和联想,运用含蓄的语言,让幻想和现实交织,抒发了诗人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对光明的憧憬,对现实的抗争,以及诗人在寒冷压抑的环境中忧郁凄苦的心境。
分析:
第一层、诗人对光明的憧憬。窗外的太阳,四月的蓝天,和煦的春风,是诗人的幻想,是诗人的憧憬。然而,这些却被重帘隔断,寻觅复寻觅,失落又叹息。诗意具有暗示性:重帘岂非层层铁幕?光明的太阳岂非真理的光辉,民族的希望?
你的窗,也许就是希望,或者说就是憧憬。我的窗与此对应,也就是失望。第一层与第二层是基本相对称的,第一层中的“太阳”与第二层中的“阳光”,“重帘”与“重帘”,“春风”与“晚风”,寻找与“远去了,你带着……你的明灯”,以及“迷失”等等,但是,第二层明显比第一层更加压抑,凄凉。第一层是“静夜星空”或许尚可带给你“无忧的睡眠”,而第二层却是“不安的睡梦”以及“无言的星空”。
第一层与第二层,采用象征与联想,运用含蓄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希望与失望两种境遇下,从“寻找”到“迷失”,,从“失落”到“无尽的黄昏”的心灵体验过程。
来源:中学语文资源网
前一篇:芦荻《风雨》赏析(杨景龙)
后一篇:米沃什《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