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养生,利国利民——刘承恩教授最新养生提示
(2011-03-25 14:46:04)
标签:
健康 |
辛卯年春分至谷雨中医时令养生提示
刘 承 恩
一、节气特点
公元2011年3月21日(农历辛卯年二月十七)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4月5日进入清明,4月20日进入谷雨。春分是全世界公认的重要节气,此时太阳视运动到达黄经0度(直射赤道),自然界阴阳各半,昼夜平均;之后北半球逐渐偏向太阳,而南半球则逐渐偏离太阳,到夏至时结束。清明时节天气晴朗温暖,草木返青;谷雨节气降水明显增多,有利于谷物生长。
春分至谷雨的30天处于春季,五行属木,五藏应肝,主生、主风;应注重对肝的保养,以利于阳气的生发,同时要避免风邪的侵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讲:春季三个月是万物推陈出新的季节。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气,万物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们要夜卧早起,在庭院中散步,披散开头发,舒缓形体,使精神愉快,胸怀宽畅,像对待初生的万物一样,不能滥行杀伐,多施与、少敛夺,多奖励、少惩罚,这就是适应春季保养生发之气的道理。违背了这个道理,就会损伤肝气,到了夏天,就要得寒变的病,这是因为春季提供给夏季成长的物质基础不足的缘故。
二、运气特点及影响
辛卯年统运(也称大运、中运)为水运不及,司天之气为阳明燥金,因金可生水,水运不及可得司天金气之助。从运的角度分析,水运不及得司天之助,呈现出平气年之特征;故今年气化相对平和。从气的角度分析,由于受司天在泉之气的影响,每一步气及五方的气候特征表现会相对明显。《素问•气交变大论》:“岁水不及,湿乃大行,长气反用……”是指水运不及则土乘火侮,会呈现出湿气、火气相对偏盛,以及风气来复的气候特点。而乘水之土气又可生金泻火而助司天之金气。故而上半年运气整体上呈现出燥金之气略盛的特点。因此,需要结合每步气及地域的特点来综合分析气候状况。
春分至谷雨的30天处于辛卯年二之气,主气(地气)少阴君火,客气(天气)少阳相火,为“春行夏令”。火能克金,主客气可以使司天之金气有限度地减弱;加之未到谷雨节气,北半球距离太阳的距离仍相对较远,天气还没到大热的时候,故而火热之气还不是很盛。谷雨之后,需要注意火热之气对气候的影响。《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讲到:“凡此阳明司天之政……二之气,阳乃布、民乃舒,物乃生荣。厉大至……”意思是说,二之气阳气敷布,人们感到舒适,万物生长繁荣;但同时也容易感受疫疠之气而引发疾病。因阳气生发较为顺畅,人们容易表现为寒热两种趋势:1.素体偏热之人会出现燥热、烦渴、睡眠不实、便秘等血过热的表现;2.平素气虚体寒之人,则会出现怕冷、手脚凉、乏力、气短、胃凉、腹泻等不适。
因这段时间上述各项因素对气候的互相牵制性较明显,故而气候的“因地”特点会相对突出一些:1.东方木气偏旺,会出现肝郁及肺阴不足的状况;2.南方(含东南)上焦(心、肺)热的情况较为多见;3.西方(含西北)应注意对脾肾的养护,可适当加强对肝气的扶持;4.北方(含东北)应适当加强健脾和温补肾阳的力度;5.中央(及西南)以健脾燥湿为主。上述只是分析大致特点,养生实践中不可一概而论,还应结合不同地域及个人体质状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三、中医时令养生要点
1.起居顺应自然节律
太阳是生命的起源,得阳则生,失阳则病。以北京地区北京时间(以下均以此计,其他地区需考虑时差因素)为例,人们应尽量在晚上21前点睡觉,早上5点起床。即“天睡我睡,天醒我醒”。《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讲到:春夏应“夜卧早起”。夜卧指的是在亥时之前(即21点前),亥时也称为人定,是指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早起指的是在寅时(3-5点,也称之为平旦),平旦是夜与日的交替。
根据一日节气的划分:3点为“立春”,5点为“惊蛰”,21点为“立冬”。“惊蛰”时分,地球上生物的阳气开始涌动,此时起床活动有利于阳气的生发。“立冬”前睡眠,有利于阳气及时进入潜伏闭藏的状态。晚21点至凌晨3点这6个小时为“日冬”,这时候进入深睡眠犹如为人体“充电”,日冬不眠就会耗伤体内阳气,久则气血匮乏损害健康;惊蛰不起就会使得阳气生发不利,人易头昏沉、烦闷、腰膝酸软等。部分人5点起床如感觉困倦,可以活动半小时左右再睡回笼觉,而不宜一觉睡过6点。
老年人及8岁以下儿童应在晚20点前入睡为好。有条件的人,午时(11-13点)休息片刻有助于养心气,时间以30分钟至1小时为宜。此间穿衣应以“春捂秋冻”为大原则。
2.饮食有节,合于时令
(1)春季宜适量食用绿色蔬菜,可起到养肝的效果(如:菠菜、小白菜、油菜、芹菜等)。
(2)这段时间不宜食用生冷食物,水果可用微波炉加热或切块用热水烫一下后食用。
(3)气虚体寒者可吃温热性及促进阳气生发的食物(如:豆芽、香椿、春笋、韭菜等)。
(4)面红体热者不宜食用辛辣及燥热食物(如:白酒、辣椒、烧烤、油炸食品、炒干果等)。
(5)男孩16虚岁、女孩14虚岁前,亦应避免吃辛辣、燥热食物,尽量少吃温热性食物。
(6)茶的一大功能是祛秽气,早上起床时喝点淡的热茶,人的头脑会比较清亮。一般来讲,偏寒者宜花茶,偏热者绿茶、乌龙茶、普洱茶均可。个别人如感觉不适,即应停用此方法。
3.保持心态平和
(1)常怀感恩之心:感恩天地、感恩祖国、感恩万物;(2)时常检讨并改正自己的过错,是对心灵的一种洗涤;(3)以宽容、悲悯之心处世,帮助他人即是在帮助自己;(4)多读圣贤之书以增长智慧,养成符合自然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希望人们通过学习中医时令养生知识,能够养成符合自然的生活方式,进而使自己有好的身体和欢喜的心情。◎
农历辛卯年二月十七
附:常见食物属性
①温热性:豆油、葵花油、人参、高粱米、桂圆、羊肉、鸡肉、海虾、海参、带鱼等;
②平性:大米、玉米、红小豆、山药、花生、黑芝麻、西葫芦、胡萝卜、枸杞等;
③寒凉性:绿豆、冬瓜、苦瓜、海带、银耳、茄子、芹菜等;
④生冷:指冷饮、凉拌菜、凉饮料、生的水果蔬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