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音布鲁克,这里树并不是主流,走在镇子上见不到一棵树,即使走在野外方圆百里也不见一棵树。尽管周边是数以万顷计算的草原,土壤也算非常肥沃,到处都长着野蘑菇,可树总也在这里扎不下根来。
为什么这里不长树呢?有个当地人解释说,草原是位于2000多米的高原,土层比较薄,适合一些草的生长,却不适合树在这里存活。
由于好奇,一定要找到距离巴音布鲁克最近的树在哪儿,或者是找到就在巴音布鲁克的树在哪儿。
大概东面跑,翻过了国道218线的查汗努尔达坂,西部也要到了那拉提山南侧的山脚下,南部尽可能赶到可天山南脉的北麓附近的巴音郭楞乡附近,北部则是快到天山巩乃斯附近的山区,才总算依稀看到有树,而且越远越多,巩乃斯那里有一个面积庞大且郁郁葱葱的国家森林公园,天山南脉北麓的巴音郭楞河过了,树也多了起来。而这些之间的巴音布鲁克犹如一个封闭的盆地,盆地中确实没有见到过有一棵树。
或许,在锡林郭楞大草原也有着同样的情况,树不是草原的强项,不管土壤多么的有营养,也滋养不出一片,或哪怕只有一棵高大的树,要不,树多了它也不会被叫做草原了,甚至有一些稀稀拉拉的树,也不可能是温带的稀树草原,似乎热带有这种稀树草原,稀稀拉拉的长着一些肥胖高大的猴面包树。
其实在这里我并不想只谈论树,这仅仅是这里我见到的最明显的特点而已,其它的还有美景,还有民俗,还有美食,甚至还有来自八方的游客。可我,漫步在镇上的大街小巷,笔尖有序的记录着所见到的宾馆、商场、自由市场、饭馆、客运站、通讯公司等,无意中走出了一个小镇的街区图。
巴音布鲁克镇是和静县下辖最大的镇,曾经历史上,三区革命临时政府在这里建过一个县政府——尤鲁都斯县政府,县政府驻地乌兰恩根,就是这座巴音布鲁克镇。建国初撤县将这里并入了和静县,如今的街面上,巴音布鲁克供销社、客运站、人民医院以及“知青综合商店”,从污泽陈旧的墙壁上,似乎嗅出了历史的影子,沧桑的记录着这里上个世纪的气息。
八十年代的和静县老地图上还能找得到巴音布鲁克区公所的痕迹,曾经作为一个副县级建制的巴音布鲁克镇,代管巴音乌鲁乡、额勒再特乌鲁乡、巴音郭楞乡、巩乃斯乡等多个乡和牧场。
今天这里仅仅只是一个镇,不再代管其它各乡镇,镇辖区发展起来的巴音布鲁克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同时,景区里的天鹅湖作为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享有较高的声誉,它同时还是一个国家级的天鹅保护区。
天鹅湖从地图上看上去,并不像一个真正的湖,而是一片草原的沼泽构成的一块湿地,这里生存着数千只的天鹅,春天他们在这里繁衍后代,嬉戏,占地,捕鱼,冬天它们飞去温暖的南方。
依托着开都河,巴音布鲁克镇毗邻一片大草原,方圆数公里的区域,一片蒙古包井然有序,围绕着现代化的镇区十分的壮观,土尔扈特蒙古人成为这里蒙古包的主人,作为东归英雄的后裔享有至高的荣誉。西侧的土尔扈特民俗村,专营《东归印象》演出,品味东归英雄美食,感受草原特有的文化,不觉中萌生爱国的情怀。巴西里克特色村寨是从巴音布鲁克景区里搬迁出来的牧民的聚居地,东北区域是几百座蒙古包,这里也是体验民俗、美食最佳的区域。
镇区现代的水泥砖瓦的建筑里,大多是外来的汉民,他们经营着野蘑菇、小商品、宾馆等,也有不少回民经营牛肉面、野蘑菇汤饭等,维吾尔族经营烤肉拌面抓饭等本地特色小吃,镇区有一些党政事业单位及驻地机构,还有一些工厂等,常住居民总计约有2、3万多人,这在新疆都算是比较大的镇子。
得吉景观大道呈现出东偏北-西偏南走向,依次平行,北侧有赛马场东-西路、额尔宾路和开都河路,南侧有天鹅湖东-西路,呈现南偏东-北偏西走向的街道从西开始,依次为江格尔南-北街、赛日木南-北街、巴音布鲁克南-北街、阿尔夏特南-北街等,其中巴音布鲁克北街南段为野蘑菇专卖一条街,代表了本镇的地方特色。
为了推动镇子上的商业,价值1000余元的野蘑菇干货,可以通过电子商务服务站邮寄到全国各地。新疆特色的薰衣草、小花帽等也进驻这里。全镇酒店宾馆林立众多,旅游旺季的房间“一房难求”,房价可以达到600多元一间。
镇上有两大赛马场,其中靠近镇街区的赛马场是当地最为热闹的地方,它位于塔格楞山下,喇嘛庙胡参库热位于塔格楞山下的赛马场西北侧,是当地较大的喇嘛庙。塔格楞山上可以看到镇子各处,最远处可以望见一座通勤机场和开都河。山上是一座寄托土尔扈特人希望和友谊的敖包,当地土尔扈特人常来此许愿,以及山下的胡参库热庙里祭拜长生天庇护。
镇子上还吸引来了一家民营的通用航空公司,专门针对游客服务开展低空遨游观光大草原。
这幅街区图可以说并不大,但却记录了城镇里的酒店、商店、街道、医院、客运站、邮局、旅游景区景点、度假村、农(牧)家乐等简单的地名信息,是难得的一幅镇街区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