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性学研究的三次高峰

标签:
情感两性健康文化 |
分类: 性教育篇 |
人类性学研究的三次高峰
自从1886年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克拉夫特·埃宾(上图)的《性心理病态》一书出版,使“性学(sexology)”作为一门学科真正确立于世,短短134年来,世界上出现了三次性学研究高峰。
第一次性学研究高峰是以德语世界为中心的,主要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其代表人物为一批德奧科学家。如奧地利精神病学家克拉夫特·埃宾、奥地利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德国性医学家马格努斯·赫希菲尔德、德国皮肤病学和性医学家伊万·布洛赫等。
第二次性学研究高峰是以英语世界为中心的,主要发生在20世纪中后期,其代表人物为一批英美科学家。如英国性心理学家哈夫洛克·霭理士、美国生物学和人类性学家阿尔弗雷德·金赛、美国性教育学家贺兰特·凯查杜里安、美国性医学家玛斯特斯与约翰逊夫妇等。
而进入21世纪以来,第三次世界性学研究高峰正在汉语世界中悄然兴起,其代表人物以美籍华人性学家阮芳赋为首,形成了包括中国大陆性医学家马晓年、中国香港性医学家吴敏伦、中国大陆性社会学家刘达临、潘绥铭、李银河、中国台湾人类性学家林燕卿、中国台湾性教育学家晏涵文、中国大陆性教育学家彭晓辉、美籍华人性心理学家邓明昱等在内的学科齐全、并且主要使用汉语进行研究的性学华人专家团队。
顺便说一句,在今天这个世界上,研究性学、传播性学、开展性教育、提供性治疗、研发制造和销售性药具、积极参加培训以便取得与性相关的各种职业技术证书,甚至直接向社会受众提供性服务……中国与性和性学相关的人群,可能总数早已位居全球的前列。尽管,国家统计局没有颁布相关数据,但事实上,我们已经走到了世界性学舞台的中央。
为此,期待中国性学会能有更大的作为,能向全球70亿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