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为爱情抵押自己

标签:
情感两性文化历史 |
分类: 性爱篇 |
别为爱情抵押自己
文/潘海
(图:看似辉煌的爱情实则苦涩)
说到爱情,很多人都把张爱玲与胡兰成当成典范。
可是,细读史书,却不由让人所望大失。
且不说胡兰成以有婚之身骚撩爱玲,纯属出轨偷腥。即使两人结婚之后,老胡的风流韵事也从来没有结束。而最为讽刺的是,他之前热恋中写给张爱玲的所有缠绵情书,又都一字不落地抄给了接下来先后热恋的好几任情妇,并同样让她们一个个坠入了难以自拔的情爱漩涡。
最可悲的,当然是首婚即败的痴情张爱玲了。与胡兰成离婚之后,她居然终身不嫁——她把自己彻底抵押给了这份由渣男强加的虚假爱情。
新时代也不乏这样的悲剧。
譬如张靓颖。她在自己的演唱会上,当着几万歌迷,霸气十足地呼喊男友冯柯上台求婚,并让他当场跪地为自己戴上婚戒……于是,有关爱情如何浪漫、如何完美、如何值得强势追求的狂热报道,一时间充满当时各大娱乐媒体,仿佛颖颖从此踏进了幸福婚姻之门。
然而,最后的结局呢?从18岁到30岁,张靓颖把一生最好的时光都抵押给了她有如梦呓的爱情,可最后抛弃她的,却恰恰正是这一厢情愿的情份。
于是,越来越多的新生代男女不得不重新审视爱情。
事实上,从源头考察,男女之恋只是生理自然要求的一种强烈的情绪表现。用朱洗院士对此所做的结论:“凡是结构齐全、健康无病的男女,待到成年的时期,春情必然发动”——哈,所谓爱情,原不过只是春情而已!
那么事情就好办了。既然爱情只是一场叫春式的发情,那就应该明白:叫春是不会长久,也是不会专一的。叫春无论多么激烈,只要春心既满,那春情便自然消失。
所以,人间从没有什么永恒的爱情,也就绝无必要为它抵押自己。
-----------------------------
延伸阅读
王一心:《张爱玲与胡兰成》,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1.9
胡兰成:《今生今世:我的情感历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9
朱洗:《爱情的来源》,北京,新星出版社,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