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扫黄扫不掉性需求

(2019-07-01 16:41:32)
标签:

情感

两性

健康

文化

分类: 性社会篇

扫黄扫不掉性需求

/潘海

扫黄扫不掉性需求

(图:认为“需求产生供给”的经济学家凯恩斯)


在卖淫嫖娼不合法的国度,到底应该追究谁的违法责任?

2003年,第一届全国性文化节在广州开幕,广东省性学会副会长朱嘉铭在论坛发言中语出惊人:“扫黄应抓嫖客不抓妓女!”

为啥?因为此前广东省性学会与广东省妇联一起进行艾滋病传播调查时,发现拘留所里关的大多是妓女,而极少有嫖客。究其原因,是嫖客有钱,缴了罚款就走人;妓女缴不起钱,就只好被关。

那么,在卖淫嫖娼的买卖关系中,只抓卖方不抓买方,这样合理吗?

2018年,朱嘉铭教授来珠海开会,我与他谈及这个话题。他说,当时那样讲也是没有办法找办法,目的在于保护妓女群体。

那么,为什么要保护她们呢?

按照凯恩斯经济学的观点:需求产生供给,且需求必须平衡。

以此为基点,卖淫嫖娼在“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今天就更有特别的意义:性欲亢奋的正常人、性爱无缘的残疾人、性命延长的老年人……他们的性需求由谁供给?所以,必须保护妓女群体。

毕竟,嫖娼卖淫作为一种“性生活享受资料”,无论抓嫖客还是抓妓女,都可能导致供需关系失衡,并进而引发“性供求市场”的体系崩溃或黑恶化。

还是潘绥铭教授始终冷静。他连续12年深入中国各地“红灯区”,先后与两千多名“小姐”面对面访谈,之后仿照毛主席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在中国存在》,写了一篇《红灯区在中国为什么能存在》,给出的答案是4个字:需求巨大!

 

所以,既然我们自诩为“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那就无须再用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虚名遮羞,而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让“性享受资料”的需求与供给达到平衡。

--------------------------

延伸阅读

朱嘉铭:《扫黄应抓嫖客不抓妓女》,广州,《南方都市报》,2003.12.1

[美]约瑟夫·熊彼特:《十位伟大的经济学家——从马克思到凯恩斯》,贾拥民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5

    张雄、谢思楠等:《潘绥铭,揭秘“红灯区”》广州,《南方人物周刊》,2014.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