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婚外情,救人一性

(2014-05-19 22:02:52)
标签:

婚外情

助性为乐

帮助有需要的人

情感

分类: 情人篇

婚外情,救人一性

/性学随笔

救人,历来是崇高的道德行为。古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什么是浮屠呢?就是俗称的佛塔。每个人在天界都有自己的佛塔,谁在天下积的德多,谁在天上的塔就高。而这其中,救命是最大的德,所以,在天下救人一命,在天上就多出七层佛塔。

因此,从古至今,每当有人失足落水,每当有人暴病街头,每当有人被不测而坍的废墟掩埋……大凡道德君子,都会及时出手,驰援相救。因为,在人类普世的价值观中,救命就是积德。

那么,救人一性呢?

与救人一命相比,救人一性虽然并不直接拯救别人的生命,虽然不像从死神手中夺回一个活人那样可歌可赞。但,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他/她一性,同样是一种见义勇为的壮举。

为什么要讲得这么高呢?因为“性命”二字从来不可拆分。有性才有命,有命即有性,最明显的是,道教就有“性命双修”的一贯主张。可见,救人一命固然崇高,救人一性也同样可敬。须知一个濒临“性死亡”的人,同样需要爱心的拯救啊!

那么,什么叫做“性死亡”呢?但凡性别发育正常的男女,在其机体未受损伤的状态下,因失婚、失爱、失伴而导致长期失性,以致功能萎缩、器官萎退、生命萎靡,甚至完全失去了对于异性的身心反应,这便就是性学界所称的“性死亡”。

“性死亡”虽不直接危及生命,但它严重危害健康,摧残人的精神,甚至影响到预期寿命;“性死亡”使人饱受身心折磨,让人生不如死,整个机体都处于浑浑噩噩的愚钝状态之中。所以必须积极拯救。

事实上,中国古代不乏在关键时候“救人一性”的仁人义士。据《野叟曝言》记载,一位因夫亡故而失性很久的寡妇,思夫思性,大病卧床。隔壁的员外看在眼里,怜她还有几分姿色,便收在房中为妾,每月逢三逢七,即到她的房中与她恩爱一番。结果,仅只三月有余,该女便百病皆除,重新焕发出可人的光彩。

显然,救人一性,其崇高的意义,其积极的结果,有时并不亚于救人一命哈。而在现实生活中,当一个女孩失足,岸上的男人如果见死不救,肯定会要受到道德的谴责。而当身边的一个女人失性呢?男人们应该怎么办?

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个女人长期不得男人的滋润,体内阴阳失衡,必定身心憔悴,形容失色,肌肤全无光泽,毛发有如枯蒿,甚至生命特征只剩毫无激情的呼吸与心跳。这时候,男人该不该见义勇为,该不该救她于水火?答案肯定是不言而喻的。正所谓“灾情就是命令”,第一个发现她的男人,应该立马停止手中的一切,挺身而出,自觉充当志愿者,对这个濒临“性死亡”的女人提供及时有效的“性救助”。

当然,“性救助”必须征得对方同意,这一点与救助落水者不同。而且囿于中国的国情与法律,任何人都不能通过纳妾、重婚或者强拆别人婚姻的办法施救。于是,对“性死亡”濒临者施行“性救助”的最好办法,也许只有婚外情最为合适与便当。而这,或许正是婚外情这一“魔鬼”能够在当代中国“翩翩起舞”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