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人节,中文应称“婚爱节”

(2012-02-16 20:51:25)
标签:

瓦仑廷

罗马帝国

情人节

婚外情

性文化

杂谈

分类: 文化篇

情人节,中文应称婚爱节

/潘海

一年一度的情人节过去了。和每年一样,情人节不仅只有男人女人的浪漫,更爆出许多被媒体高度关注的舆论热点。譬如,今年的热点就是:不要让情人节成为“出轨节”,等等。

其实,情人节与婚外“出轨”根本没有一点儿关系。

情人节是什么?情人节在西方的由来非常清楚: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皇帝克劳迪乌斯二世,为应付战争,宣布废弃所有的婚姻承诺,迫使男人离家失所,从而为帝国走上疆场。但一位名叫瓦仑廷(Sanctus Valentinus)的神父,则抗拒了这一有违人性的圣旨,继续为相爱的年轻男女举行教堂婚礼,使这些情人得以走进婚姻的殿堂。事情被告发后,瓦仑廷神父在公元270214日被送上绞架。于是,为了纪念这位为人类爱情与婚姻献身的神父,西方就把 214作为一个节日,并以瓦仑廷的名字予以命名:Valentine's Day,或者Saint Valentine's Day。由此可见,中文将其译为“情人节”,其实并未反映出这个节日的神圣内涵。

然而,更为可悲的是,在当代中国人的辞典里,“情人”一词与婚姻不仅毫不相干,而且导向正好相反。中文中的“情人”,在今天并不是形容“走向婚姻的恋人”,而是特指“婚外性伙伴”,即西方所说的Sexual partner,也就是台湾人所称的“炮友”Fuck buddy)或“床伴”(pillow friend)等。

那么,什么叫Sexual partner呢?按照维基网站的解释,其词义“专指非恋爱或非婚姻关系但具有性关系朋友,其目的主要为解决双方性欲,并不一定寻求稳定发展”。所以,也有人把中国式情人之间的性行为,称之为“非正式性行为”(Casual sex)。

显然,我们严重混淆了西方“情人节”与中国“情人”的概念。换言之,西方“情人节”,根本不是为我们当代中国的“情人”准备的。在西方的情人节演绎中国婚外情的故事,或者把中国的婚外情引入西方的情人节,不仅在逻辑上十分荒唐,而且更加剧了国人婚外情与婚姻之间的矛盾,从而为情人节这一原本美好浪漫的节日平添了许多不安定的因素。

因此,情人节,如果要用一个更为贴切的中文词汇来命名的话,应该叫“婚爱节”,这样才能准确反映这一西方节日的原本内涵。至于在中国的婚外情中偷欢求乐的男女情人,如果也想有一个节日,不妨另选一个日子,继续沿用“情人节”的名称,或者索性将其直接称为“炮友节”。如此,才算名符其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