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爱:心理感受高于一切

(2007-03-20 16:54:55)
标签:

两性

性行为方式

分类: 性事篇

做爱:心理感受高于一切

  凡男女做爱,最让人扫兴的事,莫过于男人射精太快。正所谓“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常常是女人刚刚有了感觉,男人就已经一泄如注,当下便成为一滩烂泥,甚至连睁眼、说话、再摸一把的力气都没有。搞得女人们个个咬牙切齿,大骂男人“没用的东西!”而男人呢,则因为深知自己的这一生理劣势,也就千方百计,小心翼翼,把推迟射精、延长做爱时间等,看成是讨女人欢喜的重要手段。一些性学家,也大肆提倡男人进入之后要如何坚忍地控制射精,并将此作为“性行为质量评估”的重要标准。结果,谬论讹传,闹得满大街都是“神你油”、“壮精丹”或者“金枪不倒丸”之类的促销广告,大言不惭地宣称“延迟射精半小时”等等,从而又使更多的人以为,男人到了今天,已经沦落到要靠吃药来支撑或者维持自己的生命运动了----这真是天大的误区!

  在这一认识的误区之中,很多人对于男女性事,便走进了单纯追求生殖器感觉的行为误区。人们片面扩大男女之间“性快感周期”不同步的生理差异,过分强调女性高潮对做爱时间的依赖,一昧要求男人们控制激情,而从意识的深处忽视了双方情感撞击与心理交流的重要意义。

  我曾应深圳经济广播电台的邀请,在午夜零点的《夜激情》直播节目中,回答过人们对此问题的咨询。我作过一个统计,发现男士求询电话的60%,是打听用什么办法,可以延迟射精的时间?这是很有趣的一种社会心态。我在节目中表扬了这些男人,称赞他们能够如此地体贴女人,希望女方能够更多地获得快感和进入高潮,这无疑是男性性道德的进步。但与此同时,我也毫不客气地批评说,这就是男人的可悲的误区。这些男人,可怜巴巴,一副被女人奚落、斥叱或者事实上已经面临被遗弃命运的失败者形象。他们忘了自己是男人,忘了男人的生殖器官在性的本质意义上是干什么用的,忘了男人和女人在一起的时候,应该怎样堂堂正正地做爱!他们总是充满自卑甚至是用一种具有可笑的自戕倾向的心态,想把自己那根本来能够正常勃起又能够正常射精的阴茎,变得迟钝、麻木和毫无血性……这样的男人,就算成功扼杀了自己阴茎的冲动,让女人在一种外来物的长时间物理剌激下,得到了久盛不衰的反复高潮。但是,这种所谓的“做爱”,还有什么狂热的爱意?还有什么天然的真实?还有什么强烈的情感体验与共同感受?这样的做爱,充其量已经异化:男人异化为女人的高潮工具,做爱异化为女人单方面享受男根的场所。这,不就是一场纯粹的外生殖器游戏么!

  其实,延迟射精的问题,在国人的性发展史中早已提出很久。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竹简《十问》,早在2200多年前就主张“乐而勿泻”;隋唐的孙思邈更要人们“固守精关”。但是事实上,这些提法都不过是“男性中心说”这一封建观念在两性关系中的体现——古人提倡“勿泻”,主要是为了男人自己的养生,而并非为了给女性提供快感;今人虽然有了关爱女性的道德意识,但仍然把女性的快感看作是男人的给予物。似乎只有男人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性器,才能使妻子充分地得到满足。这就从根本上忽略了女性在整个快感体验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也同时就否定了女性在性行为中与男方“双拥共建”的自主创新功能。

  人类做爱,不是简单的动物式的生殖器交媾;女性快感的获得及其高潮的产生,并不完全取决于男性射精时间的长短。同样是古人,荀子就认为:“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他将“情”看作是人类性行为的本质内容,应该说即找到了男女性乐的出发点,又找到了它的归宿。

  事实上,女性在性行为中所希冀感受的,并非简单的生殖器印象,而是富于综合特征的全身心感受,其中最主要的是精神的抚慰和感情的冲击。这包括做爱之前双方互给的缠绵爱意、窃窃情话、亲切抚摸、动情亲吻和痴心把玩,以及口手对生殖器的刺激等等,只有当这一切在女性的心理感觉中产生了深切的爱与被爱的冲动,然后再加上高度亢奋而又体位适当的生殖器“交锋”,才能最后产生整体的快感享受。如果仅仅计算男性延迟射精的时间,有时反而会使女方产生心理感觉的单调和生理上的疲惫,而男性则更因为注意力高度集中于延迟射精的自我控制之中,淡化了对于男女情爱的体验,并最终使自己沦为女方的做爱机器。久而久之,这男人也会产生欲“迟”不达的心理负担,甚至对做爱反感,以至于不敢闻听女人言说“我要!我还要……”等等。

  还是记住美国社会学家、性学家罗洛. 梅说过的话吧:“只有娼妓才斤斤计较阴茎进入的时间”。做爱是两性情感的最高体验,因此,男人大可不必为射精时间等具体的技术问题发愁,要知道,在男女性事中,心理的感受高于一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