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指挥家卞祖善说:“流行歌曲,流行音乐在任何国家都是受众面最广的。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它连流行音乐都没有的话,它怎么可能会有高雅音乐,因为流行音乐是一个基础。流行音乐跟高雅音乐之间并没有一个截然分开的一个鸿沟,比如我们年轻的时候也是从喜欢流行音乐开始的,慢慢有一个过渡,所以流行音乐我也蛮喜欢的,当然这个有一定的选择,要选择流行音乐里边制作比较精良的,有品位的,我不会去欣赏那种无病呻吟的消极的东西。所以我也有流行音乐制品的一些收藏。”由此可以看出流行歌曲并非一无是处,还是可以走进课堂的,教师只要善于鉴别、选择、分析和正面引导,对音乐教育也可以起非常好的作用。
首先引入流行歌曲教学可以吸引学生,提高教学效果。对于“流行音乐”这样的教学内容,学生肯定感兴趣,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正确筛选,让学生接触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来达到教学效果。比如在民族乐曲的欣赏课中教师可以引入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东风破》、《花田错》这两首流行歌曲,利用乐曲中所使用的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等来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以及对于民族乐器的认识和了解。再如在学唱或赏析京剧唱腔的曲调时,也可以加入周杰伦的京味十足的《霍元甲》。在欣赏云南风味的乐曲时可以播放郑均演唱的《灰姑娘》,这首歌曲的前奏非常的富有云南特色,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云南歌曲旋律的感知。这种“互补法”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知识面,在实际教学中还会有出乎意料的收获。
其次引入流行歌曲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流行歌曲并非都是“靡靡之音”,其中也不乏优秀之作,许多歌曲可以大胆的走进课堂。如《愚公移山》、《明天会更好》等歌曲可以在学生气馁时激励他们奋起直追,《朋友》、《永远》、《珍惜》等歌曲可以在同学之间闹别扭时化解矛盾,拉近了同学之间的距离,改善了他们间的关系,使之形成一个更团结,更亲密的集体。再如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是教导学生珍惜时间的好歌曲,还有零点乐队的《相信自己》也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好歌曲,还有表达祝愿的《祝你平安》、《一千零一个愿望》,脍炙人口的《好好工作》、《风雨无阻》等等,这些歌曲都能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再次引入流行歌曲可以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审美能力。我们的音乐课仅仅用流行歌曲来吸引学生,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好听”,为什么“好唱”,为什么“好看”,教给学生欣赏优秀流行音乐作品的方法,让这些方法潜移默化地成为学生欣赏音乐的本能,不求人人成为音乐家,但求成为具有高尚审美情趣的人。例如在欣赏由何训田创作、朱哲琴演唱的《阿姐鼓》时,初听,学生会反映听不懂。教师引导学生先理解《阿姐鼓》的创作背景,歌词含义,去了解有关西藏天地人神的故事。然后理解朱哲琴为什么会用虚无飘渺、天籁般的声音去表现这部作品。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在无形中也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文化的不段变化,音乐教师应该摆脱传统的束缚,正视流行歌曲,发挥优秀作品的积极作用。实践证明,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结合教材有选择的将流行音乐引入课堂,不仅不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还丰富了教学内容,巩固了音乐知识,促进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无形中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对音乐课产生兴趣,愿意和老师一起去探索课本之外的音乐艺术领域,不断提高自己对学习音乐的信心,享受音乐艺术的无限乐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