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唱在声乐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歌曲教学中的表率性活动,教师好的范唱,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感受歌曲的艺术形象,直接感染学生,使学生对歌的内容、思想感情、风格等有个初步的印象。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那么,如何在音乐课中做到“范唱美”,使范唱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呢?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一.范唱前准备要到位
教师要做到“范唱美”,必须在范唱前对所教歌曲的内容、重难点、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歌曲的节奏特点及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等作深刻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从歌曲的力度、速度变化、高潮的推进、演唱技能、技巧及情绪的表达等方面对歌曲进行确切的演唱处理。这样,才能鲜明生动地表达出完整的艺术形象,为教唱新歌奠定下很好的基础。
二.范唱时的情感要到位
范唱时,教师要尽可能把歌曲所包含的思想、内在情趣用美好的声音表现出来,力求唱得准确、清晰,动听而富有情感。这样能给学生以教唱前的艺术感染,激发他们主动要求学歌的欲望。范唱时,教师站在醒目位置,用眼神集中学生注意力,并用语言启发学生进入教师所引导的意境之后再开始范唱。范唱中,要让学生都能看清老师演唱时的表情和发声、吐字、咬字的口形以及一些辅助手势、动作等。这样不仅让学生在老师的歌声中完整地感受到歌曲的艺术形象,同时一些必要的眼神、形体动作也为同学们学唱、演唱歌曲起到启示作用。教师面对学生演唱,师生有亲近之感,为更完满地完成教唱任务打好了基础。
三.范唱后的设问要到位
范唱的目的有三:示范、感染和教育。而要达到这三个目的,尤其是教育之目的,教师在范唱后,要针对歌曲的思想内容、风格特点、形式体裁、速度变化及音乐情绪 等方面问题进行科学设问。让学生简明地发表各自的不同感受,启发引导他们进行分析思考,以加深对歌曲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独立思考能 力及分析歌曲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这样不仅有利于新歌教学,而且为学生对歌曲的完美表达作了充分的准备。
可以这样说,范唱的好坏决定了一堂歌唱课的成败。作为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在唱歌课教学中应力求通过范唱这一鲜明的艺术形象诱发学生兴趣,引起美感,产生共鸣,使学生感受美、体会美、鉴赏美,在审美的过程中既学到知识,又提高素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