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嗝气治验一例

(2020-05-15 16:31:10)
标签:

嗝气

嗳气

口臭

升降散

分类: 医案医话

嗝气治验一例

冯母,女,60多岁。

2020314日初诊

患者因嗝气近两个月来诊。患者近两个月来嗝气频作,无明显诱因,努力方能嗝出,嗝出气来才感舒适。胃胀,口苦,口中异味,眠浅易醒,视疲劳,下肢关节疼痛,怕冷,大便2~3天一次,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

生黄芪120克,红参20克,当归20克,茯苓30克,柴胡20克,白芍30克,

香附20克,黄连12克,半夏10克,黄芩30克,干姜20克,桂枝30克,

熟地30克,川芎15克,丹参30克,鸡血藤30克,厚朴10克,槟榔20克,

枳实 15克,五味子10克,炒枣仁40克,升麻12克,川断20 大黄9

甘草10克,水煎服,日一剂,7剂。

2020328日复诊。

药用7剂,嗝气、口苦、口中异味、胃胀全部消失。患者感觉舒适,很满意,自述从来没有服用过感觉这么舒服的中药。服药之后,自觉气能下行,虚恭频出,大便每日一行。但是关节仍有疼痛。失眠,眠浅易醒。舌质淡,苔薄,脉沉弱。

上方炒枣仁改50克,生黄芪加30克,水煎服,日一剂,7剂。

体会:

嗝气,也称之为嗳气,典型的气逆症,从病位来讲,当属胃气上逆。嗳气与嗝逆不同,嗝逆是由于膈肌痉挛所致。嗳气多属于虚症,嗝逆多属于实证。一般来讲,很多患者都有胃胀满的感觉,气如果嗝上来,会感觉舒服,但是常常嗝不上来,需要故意用力嗝才能嗝出来。这类患者常常还伴有气不下行,如果气下行了,出几个虚恭,胃胀满也能缓解,也能感到舒适。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则生缜胀。实际上还是脾胃虚弱,中焦气虚,升降不能,当升不升,当降不降。有时还常常受到情志因素诱发或者加重。升降不能,气滞于中焦,会导致湿浊蕴结,出现口中异味,口臭,口苦。这种气不下行,也会导致便秘。大便秘结,浊气更不能顺降,口苦、口中异味更加严重。治疗这类疾病,必须大补元气,元气一足,升降有度,诸症缓解甚至消失。胃食管反流等疾病也随之而愈。

其实有很多口中异味、口臭、口苦的患者,一看舌苔也比较厚腻,很多医生这时常常用芳香化湿法进行治疗,效果往往不好。为什么呢?这种舌苔厚腻,芳香化湿是化不去的,这是虚中夹实,必须要大补元气。元气足了,气化正常,湿邪就逐渐的被化开。如果仅用芳香化湿、苦寒燥湿、理气化湿,有时候达不到效果。

这种病人属于虚实夹杂,因虚而生湿的。这个口臭、口苦、口中异味,必须要补元气、恢复气机的升降功能。气机的升降功能恢复,气滞、湿浊蕴结的中焦的现状就会得到改善,口苦、口中有味、口臭、胃胀等症状就会消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