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新冠肺炎预防治疗中医药 |
怎样防治新冠肺炎?
——与网红教授张文宏商榷
据星岛环球网报道:北京时间4月2日中午,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救治组组长张文宏、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谢斌等嘉宾连线海外华侨华人、留学人员,在线解答了海外华人抗疫问题。我看了张文宏的解答后,感觉有些不妥。虽然人微言轻,但还想说一下应该怎么预防,其中有些观点与张组长大不一致。主要原因还是中医与西医的预防指导思想不一致。
家长寄药到国外给孩子有必要吗?
很多家长焦虑如果孩子在国外生病,身边没有什么药品,现在也快递不过去怎么办?张文宏认为国内寄药过去的方法不可取,“在英国生病要中国寄药过去,这个想法想都不要想,在英国生病英国医生帮你处理”。张不建议家长给孩子寄药。
中医建议:不要从国内寄药,等不及,太慢了。但是准备一些中成药或者中药颗粒冲剂还是很有必要的!山东省已经派出工作组到了英国,发放健康包及防疫常用中药,譬如莲花清瘟胶囊等。半个月前,我联系了英国伦敦的师兄殷宏春先生,在伦敦行医,有自己的中医诊所,我请他给我孩子寄了6剂中药颗粒剂,我开的处方,每剂分成三包。如果是预防,每天冲一包喝下。如果是发热咳嗽,就要每天冲服3-5包。有备无患。后来又有朋友的孩子也是用这种方式购买了中药,我给他们处方,再找当地的开中医诊所的朋友,给他们寄药,以解燃眉之急,也让海外学子的家长放心。中医药的预防、治疗作用都是非常好的。澳洲、美洲、欧洲等很多大城市都有中医药诊所,大部分都备有中药颗粒冲剂。从当地购买一些中药还是很有必要的。也有一些中成药,譬如黄连上清丸、防风通圣丸、连花清瘟胶囊等,买一些备用,也可以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每年开学出国时,我都给孩子带上几盒黄连上清丸、防风通圣丸。有人调侃:中国的疫情为甚么控制得这么好?主要是有两点,一是太听话了,二是太怕死了。外国人控制的为什么这么差?也是有两点,一是太不听话了,二是太不怕死了。其实中国疫情控制的好,还有两个非常重要因素:一是有共产党的领导,二是有中医中药。
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呆在家”的好习惯
张文宏建议留学生与海外华人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主动戴口罩,虽然不能强制当地人戴,但在人群聚集的环境里要尽量确保做到。张文宏强调:“这次新冠肺炎,谁谨慎谁可以过得好,不容易被感染;而你如果非常毛糙,风险极大。”张文宏还再三重复了“戴口罩、勤洗手、呆在家”这三件事,他表示只要认认真真做好这三件事,就会是安全的。有留学生对超市买回来的东西和购物袋是否需要喷撒消毒液提问,张文宏认为这么做没有意义,回来好好洗手比使用一切消毒用品都要管用。
在这一点上,我完全赞同张教授的观点。
关于饮食,张教授的观点我不敢苟同。
当说到很多人发热、胃口不好、不愿意吃东西时,张文宏明确告诉大家,在生病的时候有两件事情特别重要:一是要吃足够的东西。很多人吃东西吃得不够,到最后新冠肺炎感染起来,身体免疫力没有了。这时候在家里要不断地喝牛奶,如果能喝尽量喝,鸡蛋、牛排尽量地吃。
中医认为:大部分发热病人都是内火壅盛,一般来讲都不让他们吃得太好,一般禁食牛肉、羊肉、牛奶、辛辣厚味等,因为吃这些东西会加重体内的热邪,这样不利于退热。对高热的病人,中医一般嘱咐他患者要喝粥,吃蔬菜、鸡蛋等必须的营养,吃的越好越不容易退热。这与张教授的观点大相径庭。这是中医和西医的分歧。这一点在预防上也非常重要,西医讲究营养,但是现代人营养过剩的较多,摄入过多的营养往往会形成食积,化热、生痰、生湿,会导致体内的热邪、痰邪、湿邪夹杂。这样就很容易导致这个病毒的侵袭,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因此中医要求人们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时候,饮食尽可能要清淡一些,不要大鱼大肉,辛辣厚味。
张文宏教授认为:现在感冒吃粥和咸菜没有用,营养很重要,新冠肺炎在上海生重病的病人是因为在旅途劳顿的路上没有好好吃东西,到隔离观察时也没吃好,如果居家隔离,饮食这点很重要。
中医认为:旅途颠簸,饥一顿饱一顿,很容易造成食积,也很容易损伤正气。因此要讲究营养,但不要营养过剩,饭吃七八成饱即可。真正发热了,喝粥吃点青菜、咸菜、鸡蛋之类的最有益。必须的营养够了,也有利于退热!体温下降了,恢复正常了,胃口开了,也不要吃的太好、太饱,避免 “食复”!
关于发热导致病情加剧
张文宏认为:首先这次病毒引起的发烧和普通流感引起的发烧没有大的区别,发烧是机体抵抗病毒的一种方法。如果温度很高的时候会很难受,可以用一些退烧剂,比如布洛芬、泰诺等。但是对于38.5摄氏度以下的发烧,张文宏不建议患者吃退烧药,他建议大家可以多喝热水、多出汗,或者物理降温,把冰块放在毛巾里敷敷自己,放在头颈两边物理降温效果是最好的,这样的发烧一般延续几天,如果挺过去就好了。千万不要恐惧。如果没有恐惧,保证营养,发烧的时候处理一下,熬过三天到七天左右的时间,基本上就好了。
中医认为:张文宏教授的观点是大多数西医的观点,也就是说大多数西医都是持都是持有这种观点:发热不用治,吃点退热药,熬上三天到7天就好了。事实是这样吗?如果熬上3~7天不好,出现了呼吸困难,肺炎,肺实变,出现了心肌炎、脑炎等,都会导致人丧命的。其实这反映了西医在治疗发热性疾病的局限性。对于发热性疾病,西医确实是没有什么好的办法,除了几味退烧药布洛芬、泰诺等,就没有什么药可用,束手无策。基层西医对付发热就是三素一汤(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吊瓶)。很多发热性疾病导致患者死亡。中医在治疗发热性疾病上就有很好的效果,都会建议患者积极地治疗,而不是消极的熬度。通过服用中药很好的解决患者的发热问题,有力地截断病情的发展!难道非得让病人消极的等待7天,转变成危重症,再上呼吸机、爱克莫治疗?这次中医在武汉的方仓医院,其优势就体现的泾渭分明。发烧咳嗽的病人都在采用中药汤剂来进行治疗,就没有人向重症向危重症发展。中医治疗发热性疾病具有超强的优势。对于发热性疾病的治疗,应尽快尽早的采用中医治疗,不要拖,不要熬!认为熬过三五天到7天就痊愈了,这个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这三五七天的时间病情能就会演化成发展成重症危重症,导致不可收拾,甚至出现死亡。
据《朝鲜日报》报道, 17岁的高中生因出现肺炎症状于3月12日前往趋庆尚北道庆山中央医院,医院让他回家观察治疗。该医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12日晚上他来医院的时候,体温38。由于没有其它的症状,就把他当成普通感冒来处理。给他开了一些抗生素和降温的药。但是第二天上午,他突发高烧,体温上升到40.5。于是我们给他输了500cc的液,还给他拍了X光。”
13日,由于病情没有得到好转,这名患者被紧急送到岭南大学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岭南大学医院是政府指定的新冠病毒肺炎治疗中心之一。然而,由于这名患者出现自我呼吸困难,岭南大学医院从14日开始对他进行ECMO(人工肺)治疗,但最终还是没能挽救他的生命。
庆尚南道医师协会传染症对策委员会的马相赫主任表示:“因急性肺炎而死亡的案例并不多见,我们必须重视新冠病毒肺炎的传染性。虽然我们之前一直认为年轻人的免疫力强,在他们与病毒对抗的过程中,体内可能发生细胞因子风暴现象。”
像这例患者,如果中医药早期介入治疗发热,一般不会出现死亡。
关于康复患者阴性复发转为阳性
在英留英学生提出,有一些病人住院治愈后又再次从阴性复发转为阳性,这会不会造成大面积感染,感染的机率是多大?张文宏表示,“复阳”背后有非常复杂的科学机制,在流行病学史里不会引起大面积爆发,也不会引起传染,目前没有出现一例复阳患者传给身边人(的案例),因为这个病毒是“死”的。张文宏提到这个月刚刚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文章提到,在患者后期(治愈)几个礼拜后,病毒尽管在痰液里被检测到,但病毒是“死”的。这些病毒如果再重新培养,是培养不出来的,它不是活的病毒。
病毒是死是活,这个还是张教授说了算。阴性阳性是如何检测出来的,张教授最清楚。
关于邻居有确诊感染病例
有非洲华人提出,如果有邻居确诊感染怎么办?张文宏表示,在非洲只要保持室内开窗通风,且和邻居的住所距离5米以上,只要没有直接接触,没有问题,并不危险。
赞同,不要搞得人心惶惶。只要保持一定距离,就应该是安全的。只要开窗通风,保持气的流动,就应该是安全的。保持良好的心态,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身体状态,即使染毒也不会发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