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花
标签:
柳花柳椹止血清热解毒 |
分类: 我拍我写(中药) |
柳花
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花序,又称柳华、柳椹、杨花。春季花初开放时采收,鲜用或晒干。味苦,性寒。具有祛风,利湿,止血,散瘀功效。主治风水,黄疸,咳血,吐血,便血,血淋,妇女经闭,齿痛。内服:捣汁,或研末,3~9克。外用:研末或烧存性撒。
植物形态
杨柳系落叶乔木,高10~12米。有长而下垂的枝,小枝褐色无毛,幼时微有毛。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9~16厘米,宽5~15毫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绿色,下面带白色,侧脉15~30对;叶柄长6~12毫米。花单性,雌雄异株;葇荑花序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时开放;总梗有短柔毛;雄花序长1.5~2厘米,雌花序长达5厘米;苞片圆形至线状披针形,早落;雄花有2腺体,雄蕊2,分离,基部具长柔毛;雌花有一腺体,子房无毛,无柄,花柱极短,柱头2裂。蒴果长3~4毫米,带绿褐色,成熟后2裂。种子有绵毛。花期3~4月。果期4~5月。

分布于长江及黄河流域,其他各地均有栽培。
至于柳絮,是柳的带有飞翼的种子,它与柳花(柳华)的药用颇有相同之处。柳絮具有止血、祛湿、溃痈功效,以治疗吐血、湿痹、膝痛、痈肿脓成不出或肿痛不溃、创伤出血。
柳花小验方
①治室女发热经停:柳花五七钱,紫草一两二钱,升麻九钱,归身七钱半。上为末。每服七钱,葡萄煎汤调下。(《赤水玄珠》)
②治走马牙疳:杨花烧存性,入麝香少许搽。(《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③治吐血咯血:柳絮焙研,米饮服一钱。(《经验方》)
④治金疮出血
柳絮封之,即止。(《外台秘要》)
⑤治脚多汗湿
杨花着鞋及袜内穿之。(《摘玄》)
⑥治脓疱疮
柳花取汁涂敷患处。(《民间方》)
⑦治外伤后感受外热恶毒,伤处红肿,脓血外溢,久不愈合
凤尾草20克,柳树花20克,槐花12克,乳香6克。上药研细末,涂于患处。《中国民间草药方》
柳树全身都是药用价值。
柳叶清热、透疹、利尿、解毒,对痧疹透发不畅、白浊、疔疮疖肿、乳腺炎、甲状腺肿、丹毒、烫伤、牙痛等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柳叶中的含碘量高于一般食物,是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廉价药。
柳枝治黄疸、白浊,祛风,止痛消肿,消食,除湿痹,临床报道有用柳枝治疗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传染性肝炎和烧烫伤的,均有良好效果。
柳根,可利水通淋,祛风除湿。柳白皮可祛风利湿,消肿止痛,以治疗风湿骨痛、黄疸、乳痈、牙痛和汤火烫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