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外国的木匠可以创建宜家?

(2018-01-29 11:37:20)
标签:

英格瓦坎普拉德

宜家

木匠

分类: 杂谈

为什么外国的木匠可以创建宜家?

最有钱的木匠去世了,他的手艺每年温暖了10亿人。

北京时间128日,瑞典宜家家居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在睡梦中安详去世,享年91岁。宜家公司官网公布这个消息时称,“20世纪最伟大的企业家之一,在家中安静离世。一些国内用户也自发悼念这位传奇的亿万富翁,其中很多人曾经使用过宜家的家具。为什么外国的木匠可以创建宜家?


 那么这位在去世当天排名全球富豪榜第8位的有钱人,何以受到全世界的由衷怀念?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Vox网站跟踪统计了10万名美国人的消费习惯,发现24-34岁年龄的人大多数喜欢在宜家挑选家具,而35岁之后,大多数人逐渐倾向于选购更高端的家具品牌。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对于刚出校门、工作刚刚起步的年轻人来说,宜家家具是他们在出租屋内的温暖伴侣,见证了他们激情而迷茫的青年时光。而自从1998年上海徐汇店开业以来,入华整整20年的宜家也经历了磨合的痛苦。如今虽然来自中国的销售收入在宜家集团占比(4.4%)还很小,但中国也在近年成为增长最快的新兴市场。为什么外国的木匠可以创建宜家?


91岁的坎普拉德去世了,他留在世间的除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还有一生勤奋节俭的精神财富。坎普拉德出生于1926326日,父母在农场工作。他在5岁时便开始向街坊领居兜售火柴。等到这个卖火柴的小男孩稍微长大一点,他会从斯德哥尔摩进货一些日用品卖给邻居。坎普拉德在17岁时创办了宜家,那时候还未成年的他甚至需要舅舅代签一些文件。在瑞典一个农场长大,木匠活和经商是两项坎普拉德坚持了一生的激情。经过老爷子一辈子的耕耘,如今宜家成了全球最大的家具商。

1956年,宜家开创了平板包装(flat-pack)家具这一颠覆性的概念后,才开始真正地扬名世界。据说这个灵感的来源是一位宜家员工发现整张桌子占地太大无法放进顾客的车中,于是把桌腿从桌子上卸下来。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宜家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家具商。如今,全球每年有近10亿顾客光顾宜家的门店。2017年,宜家在全球49个国家的403家门店共接待顾客9.36亿人,销售额高达476亿美元,其中卖出1.5亿份瑞典肉丸,印刷了超过1亿份商品目录,数量超过了《圣经》,说明书上有22种语言。

在英国,几乎每两个家庭里就有一家的床垫是宜家出品的,每5个新妈妈中就有1位是在宜家生产的床上受孕的。而在2013年的情人节,澳大利亚一对情侣甚至在宜家门店举行了温馨的婚礼。

虽然自1988年以来,坎普拉德便淡出宜家的管理层,但他一直以资深顾问的名义参与公司决策。2012年,时年86岁的坎普拉德对媒体表示自己无意退休,甚至喊出了我工作太忙,现在还不能死的豪言壮语。2018128日,当坎普拉德去世时,宜家官网评价道,他一直工作到了生命的尽头

据彭博实时富豪排行榜,截至北京时间128日,坎普拉德的身家约58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756亿元),是全球第八大富豪。

尽管这么有钱,作风老派保守的坎普拉德还以吝啬抠门著称。他的沃尔沃老爷车开了20多年,甚至还要去跳蚤市场买二手衣服来穿。

根据宜家前高管出版的《宜家真相》一书,坎普拉德最喜欢就餐的地方是自家的宜家餐厅,因为价钱够公道。他在下馆子吃饭时也顺便会把胡椒、盐和餐巾纸带走。另外在宜家公司里,坎普拉德会非常严格地要去员工离开办公室前记住关灯,并且纸张要两面用完。坎普拉德在一部2016年的纪录片中说道,节约是Smaland人们骨子里习惯。”Smaland正是他的出生地,位于瑞典南方的农业区。

入华20年,宜家仍在调整适应。对年轻人来讲,宜家可谓是见证了青葱岁月的存在。根据Earnest公司的统计,美国人选购宜家的峰值年龄大约在24岁。而到了35岁以后,随着大多数人开始拥有自己的住房,他们也开始抛弃宜家,转投Lowe’s等高端品牌。所以,有美国媒体将24-34岁称作宜家十年,这十年见证了大多数人毕业出校门、进入社会打拼到成家立业的人生阶段。但是在中国,这种情怀却并不是普遍存在的。在2005年之前,宜家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在中国内地只有北京、上海两座门店。直到最近几年,宜家才加快了在二线城市的布局,但渗透率始终不算太高。2017年,宜家在中国的销售总额为132亿元人民币,只占38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007亿元)全球收入的4.4%。当然从另一方面看,宜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规模在2017年增长了14%,位居全球前列。宜家在中国的发展,也始终伴随着一些非议。有商业界人士认为,宜家和中国国内家具产品相比,并没有显著的价格优势。在欧美市场上物美价廉的宜家,在中国其实有点水土不服,没能找到有竞争力的品牌定位。还有一些国人喜欢拖家带口去宜家蹭吃蹭睡,种种不文明的现象遭遇了国内外媒体的热议,宜家作为商家也跟着躺枪。就连宜家引以为傲的餐饮部门,在中国也不得不增加咸菜、豆浆等本地特色。曾经免费发放的咖啡饮料也因中老年相亲团的出现改为付费,引发了争议。更重要的是,在2017年,宜家宣布在美国、加拿大召回300多万件夺命抽屉柜,消费者可以选择退款或者免费加固服务。但这项召回计划并没有在中国实行,引起了新华社等央媒的高度关注。

宜家在2017年财报中,再次强调了抓住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发展机遇的决心。如今创始人不幸离世,新的掌柜是否有能力带来宜家在中国市场更上一个台阶,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