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厥证治验一例

(2017-04-10 18:10:26)
标签:

厥证

气血亏虚

气机逆乱

生黄芪

分类: 医案医话

厥证治验一例


厥证治验一例

     清明节回老家祭祖,看了不少病人,给父老乡亲进行了一场义诊。高中同窗知我返乡,带着其父亲、老婆、内弟的老婆前来就诊,说:“去济南一趟找你看病不容易,这次你回来,一定得给他们好好看看,我越来越信中医,治病还得看中医,中医中我越来越相信你!”取信于人是要有条件的。他老婆的厥病去了县医院、济宁医学院附院、省立医院看过,都没能解决问题,就是跟我吃了两个月的中药,就未再发作。还真有这么回事,2年前他曾经带老婆去济南找我看过,病人一多,就无法一一随访。我让他把我写的病历找出来发给我,以便于记录学习。因为这类患者临床不多见,很有借鉴意义。近日同学把病历拍照发给我。

2015-12-5初诊

患者女,51岁,近三个月来出现2次不明原因性意识丧失。每次持续三十多分钟,能自行苏醒,无抽搐,无口吐白沫,未有任何异样声音。面色苍白如死人,令人恐怖。家属十分害怕,前去医院治疗,先后去多家医院,最后到省立医院,脑部CT、MRI,脑电图等检查皆已做完,未有阳性发现。具体治疗措施不祥。在治疗过程中,又发作一次,与上次情况相似。清醒后,全身乏力,恶心欲吐,言语不遂,肢体活动尚可,经过一二个小时,恢复正常。无奈之下,前来求助于我这个中医。刻诊:中年妇女,面色略显微黄,偶有吐酸,胃寒不能食凉,平素睡眠状况差,失眠多梦,大便干结难下,二三日一行,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无力。

中医诊断:厥证,气血亏虚

治则治法:大补元气,养血活血。

生黄芪120g人参20g白术30g云苓30g 当归20g升麻15g

    柴胡20g白芍30g香附15g川芎15g黄连9g半夏12g

黄芩30g干姜15g厚朴15g槟榔20g熟地30g鸡血藤30g

桂枝30g 丹参30g炒枣仁40g吴茱萸9g大黄6g(包)甘草10g

姜枣为引,水煎服,煎取700ml,分2-3次温服。30剂。

上方服用30剂,未再发作晕厥,大便每日一行,睡眠明显好转。

2016-3-19二诊

近日睡眠状况不好,疲劳乏力,担心再次发作,欲再用中药。

上方生黄芪改100g,炒枣仁改50g,去大黄,加五味子10g。煎服法同上。

2017-4-2返乡扫墓祭祖。这次回乡期间,患者告诉我服用上方30剂,感觉很好。期间喜添孙女,患者伺候儿媳妇坐月子,比较劳累,但晕厥也未发作。患者自从服用中药晕厥一次也未发作,对疗效十分满意,对中医十分信服。

按语  厥证是中医病名,以突然发生一时性昏倒,不知人事,或伴有四肢逆冷为主要症状。轻者短时间内即可苏醒,重者一厥不醒,导致死亡。引起厥证的病因主要有情志内伤、体虚劳倦、亡血失津、饮食不节等,其病理性质主要是气机逆乱,升降乖戾,气血阴阳不相顺接。厥证常见气、血、痰厥,属急危重症,应当及时救治,醒神回厥是主要的治疗原则。更重要的是预防其发作。这才是真正的“不治已病治未病”。这例患者因为没有应急的抢救措施,在家发病,发病时无意识、面无血色如死人,持续半个小时能自行苏醒,病情应该非常严重,真有可能一厥不醒,撒手人寰。但是患者经过各种检查并没有明确现代医学的诊断。通过四诊合参,判断患者为气血亏虚,在疲劳耗气的情况下,气血更虚,气机紊乱,升降不济,脑窍失养,故而出现神志不清意识丧失,面无血色如死人。后来仔细询问患者,患者说如果睡眠不好,会感很疲劳,就容易发作。我就告诉患者,如果睡眠不好时就赶快服用我开的中药,就能很好地预防该病的发生。果然凑效。本病的治疗并不复杂,大补气血、复其升降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子盗母气
后一篇:清肝降压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