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苑嗣文
苑嗣文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159
  • 关注人气:1,1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肠绒毛萎缩治验一例

(2015-12-14 20:53:25)
标签:

肠绒毛萎缩

腹泻

水肿

补中益气汤

炮附子

分类: 医案医话

肠绒毛萎缩治验一例

    2015-11-7初诊

    患者刘某,男,60岁,因反复出现下肢水肿,体质虚弱来诊。患者近三年来反复出现下肢水肿,多次就诊于当地县医院、济宁医学院附院、济南军区总医院,最后肠镜确诊为“肠绒毛萎缩症”。肠绒毛萎缩导致腹泻、出现蛋白吸收不足,而至出现水肿。出现水肿后,依靠静脉滴注人血白蛋白,来提高人体内血液中白蛋白的含量,来消除水肿。如何能根治该病?医生答曰:无法根治,连如何治疗都不可能。患者神疲、乏力,活动稍微多点,全身游走性疼痛,语音低微,形体瘦小,面色萎黄带青,呈恶病质貌,情绪低落,容易生气。食少纳呆,喜食热食,食凉则肠鸣腹泻,胃脘灼热,时有反酸。大便每日1行,便溏薄不成形,无腹痛,但是肠鸣漉漉。下肢无水肿,但足部下午出现水肿。入睡正常,但眠中易醒。舌质淡,苔中心白厚,脉沉弱。何以辨证?心肝脾肺肾,五脏具亏,气血大亏。所以畏寒怕冷,形体消瘦。畏寒怕冷者,气不能煦之也,形体消瘦者,血不能濡之也。脾胃虚弱,则不能消食、化生气血也,所以腹泻频作,气血不能化生则贫血,蛋白低下,故而水肿。从中医解之,气虚则气化不能,气化不能,则水液不能化除蓄积于体内而成也。因此,大补元气仍是本病主要治法。

生黄芪120g红参20g当归20g云苓30g白术30g甘草10g

柴胡20g升麻15g白芍30g香附15g川芎12g熟地40g

黄连10g半夏10g黄芩20g干姜10g吴茱萸6g厚朴12g

槟榔20g桂枝30g鸡血藤40g五味子10g炒枣仁30g炮附子60g(先)

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日一剂,14剂。

    2015-11-21二诊

    今日天气阴云密布,小雨绵绵,气温骤降,雾霾严重。患者服药后,感到十分舒服,因此主动要求其儿子带他前来复诊,虽然天气不好,也要驱车从郓城前来。原因是患者看到了治愈的希望,因为以前也吃了不少中西药物,但从来没有感觉到如此轻松过。体力明显好转,不再感到疲劳,全身酸楚不适、甚至疼痛未再出现,情绪明显好转,面露微笑,已经稍显微红。食欲倍增,早晨一顿饭能吃5个水煮鸡蛋,足部下午水肿,但休息一晚即能消失。畏寒明显好转,上次来诊,天气较今日暖和,仍然内穿棉袄,外裹一层军大衣,今次来诊,天虽变冷,已经只穿棉袄即可。食凉则脐周疼痛,肠鸣漉漉,大便每日一次,不成形。睡眠好转。舌质淡,苔较前变薄,脉沉弱。

   上方生黄芪改150g,黄芩30g干姜20g吴茱萸10g,水煎服,日一剂,煎煮法同上。21剂。

    2015-12-12三诊

   患者今日来诊,面色已现红润、光泽,看似较前显胖,问之,体重确实增加六斤有余。患者面带微笑,神态轻松,与初诊相比,简直像换了一个人,给人感觉年轻了十岁。药用21剂,大便每日一行,仍显稀溏;下肢无水肿,但感乏力,足部时而疼痛,时而麻木,并因之睡眠不好。纳可,偶有轻微吐酸,偶有脐周疼痛。气短懒言,四肢厥冷。舌质淡暗,苔白厚,脉沉弱,短。

    上方生黄芪改为180g,炮附子改为90g(先),加宣木瓜15g。水煎服,日一剂。煎煮法同上。

   2016-1-2四诊

   患者精神好,体力增,体重增,食欲较前下降。大便每日一行,不成形。眠可,舌质淡,苔黄厚腻,脉沉弱,较前有力。昨日复查血生化,白蛋白已由28g/L升至45g/L,在正常范围。

   上方生黄芪改为150g,炮附子改为60g(先),去宣木瓜15g,加苍术30g。水煎服,日一剂。煎煮法同上。

    本例患者腹泻反复发作,以至于蛋白吸收障碍,出现低蛋白血症,导致水肿,甚至腹水。几经辗转,最后于济南军区总医院确诊为肠绒毛萎缩。我也是初次了解该病,当属于难治病。但是从中医看来,我认为当属于虚劳证,是由于反复腹泻导致气血减亏,渐至气不能化水,出现水肿、虚劳。应该大补元气方能治愈。方用补中益气汤加炮附子治疗,并且重用黄芪、重用炮附子。经过几个周的治疗,患者元气得复,气血渐长。气血渐长,则肌肉渐丰,面色渐红,水液得化。脾胃的运化功能也得以恢复。所以未再现腹泻、水肿。疾病得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