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甘温除大热

(2015-05-26 22:47:58)
标签:

发热

甘温除大热

补中益气汤

分类: 医案医话

甘温除大热

——顽固性发热治疗一例

继鋭兄,余之好友,年逾半百,善书道。发热缠绵难愈,历时一月有余。病起于清明长假,游龙洞突遇降温,受风寒之邪,归即发热,38度有余。自服药,不效,后于小区诊所输液(抗生素)治疗,亦无效。期间事物繁多急迫,加班劳烦,致病情加重。曾去省中医寻医,阅其方,疏风清热解表,中规中矩,服用一周,未效。继而住进山大齐鲁医院,历时十天,多项检查,未能确诊。只是WBC11万余,中性粒细胞占比超过70%,血沉很快,静脉滴注高级抗生素,口服解热镇痛类药物。服用药物后,全身大汗淋漓,体温下降到正常,午后或者晚上,体温旋即复升至38度多。随后出院,出院后发热依旧,不得已于 515求予诊治。

刻诊:面色萎黄,甚是疲惫,天并不热,但汗出频频,面部项部汗滴淋淋。无鼻塞,无鼻鸣,无鼻涕,无咽痛,无扁桃体肿大,咽部无充血,无咳嗽,无吐痰。现在主要感觉疲劳乏力,动则出汗,夜间盗汗。虽不知饥,但纳食尚可,睡眠可,二便调。自清明节发热至今,体重下降12斤。发热时,下肢酸痛,但无明显的恶寒之症。总体怕冷,依照现就诊时的天气,我已穿短袖T衫,患者仍穿着加厚带绒的长袖衬衣。舌质淡,苔白而滑,不甚厚,似乎罩有寒气,脉之沉弱。

虽认为属于西医之感染,但找不到感染灶,用高级抗生素亦无效,疏风清热解表亦没有效果。如何治疗?四诊合参,患者乃气血虚损所致。可以考虑选用甘温除大热之法。益气升阳,兼以调和营卫。

生黄芪60g人参15g当归20g白术30g云苓30g升麻15g

柴胡20g白芍30g黄连12g半夏15g黄芩30g干姜20g

厚朴15g槟榔20g桂枝30g青蒿20g丹参30g川芎15g

五味子20g甘草10g

生姜20g大枣6枚,水煎服,日一剂。7

告知患者用药七剂后复诊。

可是患者一直未来复诊,因其为余友人,今日(2015-05-26)电话询问病情,患者大为感谢,告知,已经四天未服用退热药物,现在最高体温37度,一般都在36.5度。虽然体温有时下午可上升到37度,身体也没感觉不适(诸如下肢酸痛等),整体感觉舒适,已经能够适应日常工作。自汗盗汗具已消失。纳眠可,二便调。发热已经痊愈。

甘温除大热之法,古医籍中已经多处述记。但临床医师在应用时常常无所适从。什么时候才使用甘温除大热?本例患者可以作为一个非常好的师范。患者发热虽为外感引起,可是几经周折,缠绵难愈,中医的解表清热,西医的高级抗生素(清热解毒),皆未取效。患者来诊时,已经历时1月有余,体重下降10余斤,面色萎黄,疲劳乏力,自汗盗汗,脉沉弱而数,典型的气血亏虚,也就是气虚发热。此时不用甘温除大热,更待何时?当机立断补中益气汤为主方,稍作化裁。药用7剂而收退热之效。东垣先生之甘温除大热,信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