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病对应的就只有一个处方吗?
(2015-05-10 12:18:38)
标签:
疾病处方唯一性辨证施治标准化 |
分类: 医案医话 |
一个病对应的就只有一个处方吗?
与一些反中医的人士聊天,或者看一些反中医的人士的言论观点,他们常用的一个污蔑中医不科学的言论就是,中医很随意,不严谨,没有一个标准,谁愿意如何诊治,就如何诊治,常用的论据就是:一个病人找十个中医看,一定会出现十个不同的处方。甚至以此污蔑中医为有意无意的骗子。那么,一个病人的病对应的就只有一张标准处方吗?
n个中医看同一个病人,可能开出n张不同的处方。在中医内行来看,这并不奇怪。我认为处方的药物可以不完全相同,但不可能完全不同,即使完全不同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处方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处方的主题思想就是治则、治法。例如这个患者的就是个表证,需要解表药物,解表药物很多,麻黄、桂枝、薄荷、苏叶、柴胡、藿香、荆芥、防风、葱白、芫荽、生姜等,有的中医喜欢用麻黄、桂枝,有的喜欢用荆芥、防风,有的喜欢用薄荷、苏叶,有的喜欢用柴胡、藿香,但是都能够发汗解表,如果按照数学上的排列组合,可以组合成很多组合,如果没方用一味解表药,有8种可能性,每方用2味解表药,就有28种,如果用3味解表药……,虽然组方不同,但其作用都是发汗解表。医生不同的喜好、不同的用药习惯、病人的病情、医者、患者的地域因素、看病时的季节等,都影响着医生的用药,但不可否认的是,只要是表证,只要需要解表,这些药物都有很好的效果。
再譬如,治疗冠心病常用益气活血法治疗,益气的药物也很多,人参、西洋参、黄芪、党参、太子参、红景天、棉花根、仙鹤草等,你可以跟患者的体质酌情选用一种、两种或者三种,都能起到补气的作用,活血的药物也太多了,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丹参、鸡血藤、三七、水蛭、土元、苏木、血竭等等,太多了。任选几种都能有效。这又有多少组配伍组合?这方子怎么能完全一样?关键是用的对不对路,也就辨证准确与否,辨证不准确,不应该活血化瘀,你非用活血化瘀药,那也起不了多少作用,或者还起反作用。该用寒凉药清热解毒,结果你用成温热性药物,那就全反了。辨证准确是你用对药的关键。有时用对药了,疗效却不明显,还有一个问题,用量也很关键。方向对了,走得太慢,或者动力太弱,也不容易达到目的地。
譬如,清热解毒药物很多,诸如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蒲公英、地丁、野菊花、败酱草等等,当年非典流行时,金银花成为必备药物,以至于身价大涨。其实不用金银花能行吗?完全可以,金银花藤也就是忍冬藤完全可以代替金银花。价格要便宜多了。但是百姓迷信金银花,纷纷购买储存。迷信导致物价飞涨。张悟本的绿豆汤同样如此,引领全民喝绿豆汤治糖尿病、高血压等,以至于绿豆价格飙升。有个患者咨询我,经常上火,一上火就感冒,怎么预防?我看了患者,认为他是火热内盛之人,告诉他饮食应该如何调整,保持大便通畅,患者经济状况不好,我给了他一个省钱又治病的小验方,春天多挖一些苦菜,嫩的老的都可以,连根一起挖,用全草,洗净,晒干,收藏。什么时候上火,就抓一把,开水沏茶。就能很好地解决。几年后,患者又来看我,说那个法很有效。这也反映了中医的灵活性。达官贵人,你不能告诉他这种方法,告诉他,他也不用啊。
因此,n个医生,看同一个病人,可能出现不完全相同的n个处方,关键是这n个处方还都有效。出现完全不同的处方的可能性很小,这时还是要看组方的法度,只要方子反应出来的主题思想一致,也就是体现的治则治法相同,也都是有效的。如果大多数处方里的药物大部分是相同的,但不完全相同,但都有效。中医看来,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这就好比,从济南到北京,可以选择n种办法:徒步旅游,骑自行车,骑摩托车,自驾游、火车、飞机等,火车还有快车、慢车、动车、高铁等。一个患者,n个中医诊治,会有n个中医处方,而且都能达到目的,治好病。这更反映了中医的灵活性。难道非得一个处方,才是科学的吗?
同时这也反映了一个问题,很多人迷信于秘方,很多人迷信于一种药物,认为非某种药物治疗某病不可。这种情况西医比较常见,中医完全不是这样。中医很多药物都是可以替代的。关键还是看医者的辨证施治水平,也就是医生的识证水平、用药技巧。那些打着祖传秘方治病的招牌的,多数应该是骗子。
中医治一种病,可以有多个方。这里面又包含了多种情况。这个病可以是中医的病名,也可以是西医的病名。中医的一个病在辨证时会分类出现不同的证型,每个证型又会对应好几个治疗方剂,关键都有效果。如果是西医的病名,譬如冠心病,那治疗方剂更多,是一种胸痛为主?还是以心悸为主?还是以水肿为主?等等,那么,每一个主要症状都可以在进行辨证分型,又有一些列的方剂可以选用。中医指某一个病,方剂就更多了。无论方剂的数量再多,但是其基本的治则治法是不会变的,寒则热之,热者寒之,实则泄之,虚则补之……目的是调整阴阳气血的平衡,重新达到平衡后,则痛苦症状自然而然就会消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