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带长,寿命短
(2015-03-19 16:31:10)
标签:
长寿体型肥胖身高 |
分类: 医案医话 |
腰带长,寿命短
上个周末,一位微信朋友向我发来消息,说是她的妈妈在睡眠中猝然离世,医院诊断为心源性猝死,她十分不解,为什么能猝死呢?经过交流,我才逐渐回忆起来,原来她的妈妈去年七月份来我门诊看过病。当时因为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半年余来诊。患者50岁,极度肥胖,身高不足 一米六,体重将近二百斤,大腹便便,腰围大于身高,面如满月,好似弥勒佛一样,动则微喘。胸闷憋气,偶有胸痛背痛。高血压病史,心脏造影未见异常。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几经治疗,不见好转。特来济南求予诊治。四诊合参,型盛气虚,水湿不化。大补元气,化湿利水。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水肿消失,胸闷憋气消失,患者倍感轻松,天气渐热不愿再服中药,改服丸药。记得当时我还特别嘱咐她,一定要减体重!如果这么胖,你的心脑血管都受不了,将来会出问题的。果其不然,该患者在操持完儿子的婚礼三天后的夜里,长眠不醒了!这种情况可能是心源性猝死,可能是脑源性猝死,都是属于心脑血管意外。
还有一个逝者,我的堂嫂,去年清明节我回老家,还跟她开玩笑,说你那肚子真的像身怀六甲,难道又怀孕不成?其实并没有怀孕,只不过是胖而已。我还建议她要减肥,胖了对身体不好。后来到了去年十一月份的某一天,她正和邻居在聊天时,突然感觉头晕头痛,一会就晕厥过去,到医院抢救24小时,不治身亡,享年51岁,死于脑干出血。
一天早晨,我在院子里遛狗,碰到了刘老师(中医药大学的退休教授),聊天。聊起了刘教授的父亲,今年93岁,身高一米六多点,体重不足九十斤。每餐吃得很少,早餐喝一碗甜沫,吃一个鸡蛋,生活自理。刘老师介绍说,他父亲年轻时就吃不多,弱弱的样子,村里人都说他活不大年龄。现在村里老爷子的同龄人大都走了,老爷子身体还很好。刘老师有说,他看到过一篇文章,介绍日本的长寿老人的故事,总结出一个规律性的东西:矮人、瘦人比高人、胖人长寿。其实你仔细观察或者仔细回想一下,你见过的长寿老人是不是有这种规律?
我国著名篮球运动员穆铁柱身高2.28米,活了49岁。美国著名排球运动员海曼,身高1.96米,活了31岁。美国科学家曾调查已故的750名男士,其中包括总统、运动员、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等,分析身高与寿命的关系。他们假设1.73米为美国男子身材高矮的分界线,发现矮个子比高个子平均寿命长11%,多活9至10年。美国总统中,5名高个子平均寿命为66.6岁,而5名矮个子平均寿命为80.2岁。身高在1.85米以上的篮球运动员,平均寿命为64.6岁;而身高在此标准以下的田径运动员,平均寿命为73.6岁。
我国也有类似的调查报告。中国老年医学研究所曾对长沙市90岁以上100名寿星进行随访,发现他们身高平均值,男性为1.50米,女性为1.40米。研究发现,机体的基础代谢与体表面积成正比,体表面积又与身高成正比;身高每增加5%,体表面积相应增加10%,体重相应增加16%,需要多消耗20%的能量。与高个子相比,矮个子的内脏器官相对大些,功能也较强,而且身体各个器官排列紧凑,相互之间容易联系,神经和内分泌调节功能较高,有利于长寿。
肥胖的标准计算有两种方法,一为体质指数法(BMI)。
体质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²。
如某人体重60公斤,身高1.60米,体重指数为60÷(1.60x1.60)=23.4。
指数20至23为正常,25至40为I级肥胖,40至50为Ⅱ级肥胖,50以上为Ⅲ级肥胖。
二为简易法:身高(厘米)减105(男)或减100(女),得数大致为正常体重(公斤);超出正常体重的10%至20%作为诊断肥胖的标准。
肥胖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脂肪肝等。还易引起腰椎和腰部肌肉损伤,导致增生性关节炎。因此,寿星中肥胖者较少。
瘦,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低于体质指数正常值23以下15%者。瘦,有些是慢性病患者,有些是健康的瘦。体重很短时间内出现骤然下降,要警惕肿瘤。医学、营养学界认为,瘦人抗寒、抗病能力低下,经不起慢性病的折磨,易患结核、贫血、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神经衰弱,骨折的瘦人多于胖者。过瘦的人如果血压、血脂、血糖都正常的话,应适当多吃些富含营养的食物,调整增加睡眠的时间。但先天瘦型的健康人,没必要去增肥。
身高无法选择,而胖瘦可以通过运动和健身来调控。资料证实,太胖或过瘦都不利于人体健康。正常体型者长寿的比例最高,也是最理想的体型。
本文只是从身高、体重方面探讨了长寿体型的基本特点,也就是瘦子矮子出现长寿的几率较高。长寿不仅仅与体型相关,与遗传、性格等皆有紧密的联系。但是有一点,就是肥胖严重影响人们的寿命。换句话说,裤带越长寿命越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