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儿多动症

(2014-10-28 09:20:33)
标签:

育儿

小儿多动症

中医治疗

分类: 小儿感冒

这正是:

有心栽花花如常,无心插柳绿成行。

初始本欲治咳喘,岂料多动亦中枪。

治病求本调阴阳,纲举焉能目不张?

泱泱华夏立东方,保民康健赖岐黄。

小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顾名思议就是小儿动作频频,不能停止。当然,小儿喜动,乃生长规律所致,是指小儿活力四射、生机勃勃。如果小儿恶动喜静,厌厌欲睡,那才是病呢。小儿多动症是不是病呢?那就看他当静时能否静下来。比如幼儿园老师讲课时,让孩子安静下来听课,有的孩子注意力就是不能集中,小动作频频,甚直与同学打闹追逐,屡教不改。这种孩子就可能患多动症。还有的孩子话多,一时一刻也不停,有的孩子还不停的自言自语,这也是多动症的表现。还有的孩子脾气暴躁,稍有不顺,便打人骂人,家长打骂也不能教育改正,这也是多动症的表现。还有的孩子睡眠不安,睡眠中在床上来回翻滚,覆被即蹬开,这是否也可作为多动症的表现之一?
    
一李姓患儿,5,因感冒咳嗽前来就诊,就诊时即躁动不安,不能配合问诊检查,不能安稳落座,还跟其母要吃的,他妈妈劝他好好配合医生看病,看完病即买好吃的,闻听此言,对其妈拳脚相夹,大哭大闹。一诊室人都被孩子的举动惊呆了。孩子的哥哥7岁过去劝弟弟,弟弟又对哥拳脚相向。孩子的妈妈脾气好,很有耐心,对我说: “俺这老二脾气太大,打骂不行,软硬不吃,四个堂兄弟让他打遍,上幼儿园,上课静不下来,与同学打架,让老师告状。我都让他累病了!”当时我就考虑患儿有多动症,但患者来诊主要治咳嗽,就治疗咳嗽吧。清肺化痰,消食化积,润肠通便,宣肺止咳。用药一周复诊,咳嗽十愈七八,效果很好。关键是用药后孩子脾气好了许多,温和多了,哭闹次数明显好转,与同学打架次数減少,听课也能安静下来。复诊时又加黄连莲子心生龙牡。后随访,得到孩子多动症基本消失。回放本案的治疗,治咳嗽方怎么能治多动症?咳嗽属肺热,治咳嗽时用了清肺热之法,方中的黄芩知母生石膏生地即能清肺热,也能清心肝之火,心肝之火清,则心神得以安宁,多动症得以缓解,得以康复。

   还有一龙口来的赵姓小患者,8岁,小学二年级,8月底就诊。反复发作感冒、咳嗽、哮喘,多次去北京最有名气的儿童医院治疗,始终未能解决问题。前来我处诊疗,依然是清热化痰、消食导滞、宣肺平喘,经过2周的治疗,效果非常满意,家长来复诊时说,这个药不仅仅能解决哮喘问题,还能改变孩子的性格。老师最近都表扬了孩子,一是不与别的孩子打架了,二是能安心的做下去来听课了。其实这个孩子初诊时也有坐不住、静不下来的习惯,不停地走动,不停的说话。这也是多动症的表现之一。
     
最近看新闻才知道多动症患儿不仅大陆多,连台湾地区发病率也很高,不过台湾地区不称多动症,而是称过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而且还有专门治疗多动症的纠治中心。新闻报道一中心收治一过动症患者,症状较严重,时刻不能安静。突然有一天中午,工作人员发现该患者安静下来,立即过去观察,患者已无呼吸,经医生诊断属于吃面包时呛入气管滞息而亡。
    
儿童多动症,古医籍中未曾记载。可能古人没有认识到这属于不正常。因为孩子多动是其天性,一旦孩子喜静,蔫了,那就可能生病了。现在,由于计划生育,大多为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提高,对孩子的要求也提高,原先不是问题的问题现在成了大问题。家长们关注这问题,求助于医生,医生就需要了解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动是必然,过动、当静不能静就是病态,静得太过,整天无精打彩、蔫而巴几,也是病态。这让我想起了张珍玉教授,张珍老在我刚入中医药大学时给我们做学术报告,:什么是病?答:过与不及皆为病。
    
中医如何认识多动症?如何认识注意力缺陷?应该说不外虚实两端,虚一般是指气血兩亏,心神失养,实一般责之于火,心肝火旺,心神不宁。阴静阳动,一般来说多动症属心肝火旺者居多,常与肺热同时发生,同时加重。很多小孩还因食积化热而致症状加重。因此中医治疗小儿多动症应以清心肝之火为主,兼清食积之热、胃肠之热。一般来讲很多患儿症状都能很好的改善缓解。
    
小儿多动症能否彻底治愈而不复发?很难,很多患者会出现症状的反复。这也不用担心,吃几服中药调理一下就OK
    
怎样才算治愈呢?孩子多动是天性。只要在幼儿园或小学课堂注意力能集中,不經常与同学打架,性格不急躁易怒就行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医界状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