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得糊涂?死得明白?
(2014-09-23 11:50:58)
标签:
中医治病稀里糊涂系统论黑箱理论 |
分类: 医案医话 |
生得糊涂?死得明白?
最近,有一篇文章,题目大体是这样:中医让人稀里糊涂地活 西医让人明明白白地死,广泛流传于网页、微信,许多中医人也在为这篇文章叫好、转发。其实,这篇文章在挺中医的同时,也了贬一下中医。承认中医有疗效,但是又说了中医稀里糊涂,不明不白,治好了病也不知道怎么治好的,纯粹是瞎猫碰见死老鼠。中医真的是这样稀里糊涂的就把病治好了的?不是的,中医学也是理论体系完整、临床实践有效的一门成熟的学科体系,既能治好病,也知道为什么治好病,也就是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西医东渐以来,一直以科学自居,有时虽然承认中医有效,但一致认为中医说不清道不明,不符合西医的科学道理。中医如果也这样认为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中医诊治疾病的理论与实践自成体系,用西医理论解释不通也是正常的,横看成峰侧成岭,远近高低各不同。譬如SARS的治疗,西医一直寻找病原体,费了好大劲,终于确定了病原体,可是还是没有特殊的治疗药物;中医呢?主要就是按热病的规律来治疗,高热炽盛时,清热解毒、宣肺、通腑,呼吸困难时、面色疲惫、虚像具备时,就需要益气养阴。热者寒之、束则散之、闭则通之、虚则补之,将人体的功能状态调整至正常,不知病原体而疾病自离去。凡是热病,汉代的张仲景,清代的叶薛吴王都总结了一套其实可行的诊疗方法、辨治体系,而且行之有效,中医又怎么不科学了?又怎么不能重复了?非得拿一个处方在小老鼠身上应用试验才叫“可重复性”?
中医在西医挥舞的科学大棒下,确实是灰头灰脸,以至于失去了自信,找不着北了。为了让人们确认中医的科学性,费了不少脑筋。其中一个就是开展多学科研究中医。上世纪末搞得尤其热闹,搞得最为成熟的就是用系统论的方法研究中医,以此来论证中医的科学性。当然也有用数学的方法研究中医的,用物理学的方法研究中医的……无非就是来论证中医的科学性,中医已经无力论证自己的科学性了。用系统论的方法研究中医的最牛的专家当属我的母校(山东中医药大学)的祝世讷老师,祝老师出版了数本有关该研究的著作,并与搞系统论研究的著名导弹专家钱学森院士书信往来。钱院士也认为中医学中包含了大量的系统论的东西,可以用系统论的方法研究中医,研究生命科学。我在大学本科、研究生阶段都开设了《系统中医学导论》这门课,由祝世讷教授讲课。那时候,因为没有临床经验,也谈不出自己的体会想法,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记得中医系统论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将黑箱理论、灰箱理论引入中医学,认为中医将人体看成一个黑箱或者灰箱,如果人体发病了,也看不到身体内部的变化,不了解发病机理,就给药治疗,然后根据给药后的反应,再反馈调整处方。中医把系统论引进后,本来是为了证明中医的科学性,结果反而把自己抹黑了,自己成了黑箱或者灰箱了,其看病用药真是稀里糊涂了,瞎猜、瞎琢磨,没有根据,没有证据,跟着感觉走,治好了,是瞎猫见死耗子——巧了,治不好再利用反馈理论调方。中医真的是黑箱吗?中医真的是按照黑箱理论去看病的吗?这一点必须说清楚。如果不说清楚,中医真是胡扯淡,根本不配称作“学”;如果真是稀里糊涂地治好病,也真是不负责任的草菅人命!
一个外行,一个不懂中医的的人,可以这样说,中医能治好病,但是说不出为什么能治好病。一个中医,一个内行人,一个学中医、用中医、以中医为业、治病救人的人,也这样认为,那就是真不懂中医了或者是“假中医”。
中医诊治疾病,既有理论体系的指导,也有明确、清晰的证据。整个中医学就是介绍了这一套理论体系的组成及其具体应用,简单概括起来就是理法方药(包括针灸)四个字,理就是辨证的过程,辨证的方法有多种,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辩证……但最终都要归结到八纲辨证;法方药(针灸)就是论治的过程,先确定治则治法,再选方用药或者自组方药,或者选穴组方。
那些说中医稀里糊涂的治好病的人,优点是承认中医切实有效,缺点是误认为中医治好病是瞎猫碰见死老鼠。这是对中医最大的偏见!所以希望各位同仁不要对此话沾沾自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