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给小儿喂药
(2014-09-15 14:22:11)
标签:
育儿喂药器灌药手足口病 |
分类: 小儿感冒 |
怎样给小儿喂药
给小儿喂药,尤其是喂服中药汤子,对家长来说是一件怵头的事情。当然喂服西药也很难,虽然有些西药都加了一些辅料,变成了水果味的。很多家长因为喂药困难,而选择输液治疗。可是输液治疗又会出现输液反应等等,严重者可以祸及生命,因输液而亡的病例时有发生,不可不慎重。单从用药的安全性来讲,口服药物还是最安全的。
中药的口感差是不容置疑的,有时连很多成年人也接受不了。有很多人虽然认为中医有效,毒副作用小,也不愿意喝中药,主要还是担心其味道苦涩、难以下咽。为此,近代中医界的仁人志士们都在为中医的剂型改良而努力。除了传统的中国膏丹丸散外,又借鉴了西药的用药途径,将中药改良为注射剂,这样就可以避免中药口感不适的弊端。
在这种理念的支持下,中药注射剂应运而生了。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后,大量的临床实践并不能证明中药注射剂的疗效有多么明显,因为大多是中西药混用的局面。不仅仅如此,临床出现的输液反应概率增加,而且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病例。中药注射剂在制造过程中面临的两难困境:按照西药的注射剂要求,除了药物成分及溶剂之外,必须是越纯净越好。中药复方制剂甚至单味药的提纯是很难的,因为至今为止还搞不清他能起效的单体,如果提纯很好,连有效物质也没有了,如果提纯不好,就很容易出现输液反应。
因此,到现在为止,最有效、副作用最小的给药方式还是口服。而中医的传统剂型膏丹丸散大多是口服,个别是透皮吸收,都是用药最安全的。
前几天一位老乡的孩子,1.5岁,下午四点突然发热, 39°C,急忙去齐鲁医院就诊,诊断为手足口病,被建议转到儿童医院治疗。儿童医院建议住院治疗。在儿童医院输液治疗的同时,给我电话,问手足口病能否吃中药治疗。我告诉他,没问题,我用中药治好了很多例,全部中药治疗,不用输液。我详细询问了病情,给他开了一方。嘱咐他怎么煎煮,怎么服药,同时饮食要清淡,要少食。三天后,他来电说,孩子只在儿童病院输了一晚上液体,发热不退,八点回到家,就开始服用中药,分多次服用,到次日早晨,一副药服完,就退热了。然后每天一副药,连吃三天。体温正常,手足口及屁股上的疱疹都消失了,效果很好。但是孩子还是有点咳嗽、流黄鼻涕,可否继续服用?我告诉他,可以继续服用三剂,去掉羚羊角粉就可以。我问他,孩子这么小,喝药能喝的进去?答曰:很难喂,但是想办法,晓之以理,说不通,就强行灌药,买了一只儿童喂药器。有时候,灌吐了,吐完继续灌。现在小孩一看见药扭头就跑。可怜天下父母心!虽然灌药看起来很不人道,很痛苦,我告诉他,这仍然是最安全、最有效的。
这又让我想起了电影《刮痧》。家长给孩子灌药,在他人看来,那种痛苦的样子是否是虐待儿童?
自古以来就有“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之谚语,很多病人都怕苦,得了病就得吃药就不能怕苦。之所以患病是应为生活不当所致,暴饮暴食,脾气暴躁、性格抑郁……等,就需要吃药调整,在体会药苦的过程中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过失,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患了病,就需要吃药,就伴随痛苦,痛苦才能使你反思。
很多儿童疾病是因为暴饮暴食引起,吃药痛苦时就可以告诉孩子,一次吃喝这么多鸡腿,才导致生病的,生了病就得吃苦苦的药治疗,要想不吃苦药,就不能得病,要想不得病,就不要吃得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