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肝成功,人却没了!

标签:
宋昌林方荣翔傅彪肝移植健康 |
分类: 杂谈 |
换肝成功,人却没了!
惊悉山东京剧院副院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方荣翔亲传弟子宋昌林先生因病离世的噩耗,非常痛心!也非常不解。今年1月中下旬的省政协会上,我们还见面聊天,那时感觉宋先生身体还不错,神态也好,怎么不到三个月就突然撒手人寰了呢?看了新闻报道,说是宋先生可能是因为肝病去天津做了肝移植手术,医生讲,换肝手术很成功,可是人却没有了。你还敢称这手术很成功,真是大言不惭!这就好比古代一则讽刺医生的笑话:某人患罗锅腰,也就是脊柱弯曲严重。在古代这种病人很多,现代也有。我村上有一个理发师傅,就是这种病,据说是因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导致的脊柱变形所致。找医生去看,医生说,这病治疗很简单,让患者趴在门板上,由于脊柱变形,不可能平趴下,在其背部再压上一门板,再让人逐渐加压,患者疼痛难耐,号哭连天,逐渐悄无声息。最后患者被压死了还是疼痛而死,不得而知,但是脊柱确实平整了,弯曲治好了,也就是罗锅腰整直了。家属不愿意,就要闹,就是现在的
“医闹”。
医生却说了:闹什么闹?你们是不是来治罗锅腰的?
家属说:是。
医生说:患者的腰直了没有?
家属:直了。
医生:病不就是治好了?还闹什么?
腰整直了,人却死了!肿瘤切了,人却死了!其实现代很多医生,甚至高级医生都在重复着同样的错误。就好像这位换肝医师。手术很成功,肝脏也很健康,人却死了!
著名演员傅彪也是在两次肝移植后,告别了这个世界!
因此,肝移植作为一门高精尖的医疗技术,必须要慎重使用。哪些患者适合使用?哪些患者不适合使用?在我们认为适合采用、并接受换肝术的患者中,成活率有多少?生存期有多长?医疗费用需要多少?有没有大样本的数据分析?千万不可为了展示换肝技术、为了创造世界第一、为了换肝而换肝。
人不是机器,零件坏了,换上一个就能继续工作。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零件的切除与植入都会发生不可预知的反应。
现代医学与现代科技的发展的精密结合,走上了还原分析的认识人体的方式,创造了很多先进技术。对这些技术的运用一定要很好地把握适应症,因为技术的益处与害处是一枚硬币正反两面,是事实存在。需要人们客观的分析,并指导技术的使用。
世界的传统医学中,大部分已经绝迹,唯独中医医学这朵东方文化土壤的奇葩,依然独立于世界医学之林,造福着华人世界,并逐渐造福于全人类。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医学有着与现代医学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也就是整体思维模式。中医是既看病又看人,既看树木,又看森林;西医只看病,不看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中医治疗肝病,通过调理人的整体,以期改善人的体质弱点,能很好地改善人的生活质量,逐渐使肝脏功能得以康复,是慢性肝性的很好治疗选项。以我最后政协会上见昌林先生时,其神情、气色,即使不做任何治疗,也不会如此快的离世。
愿昌林先生一路走好!希望那些欲选择肝移植术的患者,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