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苑嗣文
苑嗣文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159
  • 关注人气:1,1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用防治中暑的中成药

(2012-07-13 16:59:40)
标签:

中暑预防

中成药

芳香化湿

人丹

仁丹

藿香正气水

清凉油

健康

分类: 中医内科

常用防治中暑的中成药

 
目前北方已经进入了暑天,南方更是早就进入了高温季节。入暑的同时也进入了雨季。济南最近不仅热,而且下了几场大雨。这个季节的大雨并不能解除高温,反而增加了湿度,使人感到黏腻、潮湿、闷热。南方更是进入梅雨季节。芒种后第一个丙日入梅,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梅。入梅总在66~15日之间,出梅总在78~19日之间。梅雨季节,雨量比较集中。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 南方流行着这样的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持续连绵的阴雨、高温高湿是梅雨的主要特征。中医上讲“暑多挟湿”就是因为暑天多雨,湿度大。所以人们中暑时容易出现恶心呕吐、上吐下泻、头昏头沉,严重者出现意识不清,这些症状的出现都与湿邪有关系。所以为了防止中暑,除了多喝开水、服用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外,还常常需要一些芳香化湿的药物,以除去体内的湿邪,缓解头昏沉、上吐下泻、恶心欲呕等症状。芳香类的药物不仅可以化湿,还可以开窍醒神,也是预防中暑的良药,譬如藿香、薄荷、佩兰。还有一些常用的中成药也具有芳香化湿的作用,可以预防中暑。譬如人丹、仁丹、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

人丹

主要成分  薄荷冰、滑石、儿茶、丁香、木香、小茴香、砂仁、陈皮等。

功用  具有清热解暑、避秽止呕之功效,是夏季防暑的常用药。

仁丹

主要成分  陈皮,檀香,砂仁,豆蔻,甘草,木香,广藿香叶,儿茶,肉桂,薄荷脑,冰片,朱砂。

功用  清暑开窍,辟秽排浊。用于中暑呕吐,烦闷恶心,胸中满闷,头目眩晕,水土不服。

藿香正气口服液 (水)

成分  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 茯苓 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

功用  祛暑解表,清热生津。适用于发热重,恶寒轻,汗出热不退,心烦口渴,小便赤,苔黄,脉数等症。可用于夏季 一般感冒、流行性感冒、乙型脑炎初起等,发热重,心烦口渴,汗多,热不退。

清凉油

  处方组成  薄荷脑、薄荷素油、樟脑、桉油、丁香油、肉桂油、樟脑油。

  性状  为白色或淡黄色软膏;气芳香,对皮肤表面有清凉刺激感,40℃以上熔化。

  功能主治  清凉散热,醒脑提神,止痒止痛。用于感冒头痛,中暑,晕车,蚊虫蜇咬等。

  适应症状  暑湿。

用法用量  外用。需时涂于太阳穴或患处,每日约23次。

藿香正气水剂型很多,有的是藿香正气软胶囊,有的含有较高度数的酒精,服用时一定注意。尤其是驾驶员,禁止服用含有酒精的藿香正气水,以免被误以为酒后驾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驾驶员预防中暑,可以服用人丹或者涂抹清凉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入暑与入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