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鼻炎咽炎中耳炎,三病一体  祛风清热通肠腑,诸症皆除

(2012-06-07 15:34:30)
标签:

鼻炎

咽炎

中耳炎

中医治疗

分类: 小儿感冒

            鼻炎咽炎中耳炎,三病一体  祛风清热通肠腑,诸症皆除
    董某,十三岁,女,某中学初一学生。因鼻塞不通丶流黄黏稠脓涕,耳堵闷不清𣈱,听力下降半年余求诊。半年前出现澸冒发热咳嗽,经治疗愈,唯遗留下上述症,同时还伴有咽痒丶咽部异物感,声音沙哑不清亮,鼻塞鼻鸣鼻音重,耳闷,就像游泳时耳中灌进了水一样;患者说自已跟一老师练习声乐,从感冒那时至今嗓音一直打不开,很是痛苦。虽然一直采用中西医治疗,症状未有明显改观。患者喜凉怕热,咽部充血明显,未见扁桃体肿大。额头部许多红色丘疹,不痛不痒,但有碍美观。纳眠可,二便调,舌质红,有瘀点,苔厚而黄。脉平。总体来看,仍然属于风热上攻,肺胃热盛。处方:

   麻黄10g生石膏90g金银花30g连翘15g苏子20g牛子15g杏仁12g

   生地20g玄参40g麦冬30g焦三仙各12g厚朴15g檳榔20g白芷15g

   知母30g黄芩30g蝉衣15g石菖蒲20g辛夷6g芙蓉叶12g罗汉果1个

   甘草10g

 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日一剂。7剂。

 2012—5-26二诊

  药后诸症好转。耳闷若有若无,听力明显提高,几乎接近正常;鼻窍通,仍流白色黏稠涕,鼻鸣尚有;目已不痒;咽部充血仍明显。大便每日二次,细软便。舌质红,有瘀点,苔黄厚。患者月经已初潮,但二三个月未潮。

  上方加丹参30g 川贝9g。煎服法同上。

2012-6-2 三诊

  耳闷已去,鼻鸣消失,少量鼻涕。高音已能唱上去。咽部充血亦有好转。纳眠可。舌苔明显好转,唯剩中间一块存厚苔。面色稍显微黄而暗。清散日久,酌加补益肺气之品。

    上方去川贝,加西洋参12g五味子9g。煎服法同上。7剂。

    有鼻炎患者,有咽炎患者,有中耳炎患者,像这种三炎合一集中于一人者,而且缠绵难愈近半年之久不太多见。风热上攻于鼻咽喉耳,诸窍不利,数症并作。这是一条主线,也是病的筋骨,抽掉筋骨,诸症病皆除。另外,热为主,风为副,风助火势,风火相扇,是其特点。清热解毒为主,祛风凉血为辅,通腑必不可少。腑不通,火热之邪何以排除?所以收效甚好,在于诸法合用,主旨明确。药味少剂量小,岂能收效?患者说,这药效果真好,终于可以放声歌唱了;患者母亲说,找过好多中医大夫,从来未有过这么大包的药。我解释说:你这病辗转反复于多个医生,迁延半年余而不愈。何也?大概原因有二:一是辨证不明,用药不对路,二是辨证对路,但病重药轻,不能取效。现在的中医是很难干的,很多疾病首诊大多选择西医,西医治不了,再来看中医,迁延日久,病势沉重,病机复杂,一般的思路、治法、剂量很难凑效。另外,现在的药物(中草药)质量下降,大多是人工种植,生长期短,天地之气蓄积不够,味薄气浮,常规剂量也是很难取效的。余之一管之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