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颈部肿胀治疗一例
(2012-03-13 20:45:20)
标签:
低热瘰疬颈部淋巴结炎清热解毒健康 |
分类: 医案医话 |
发热伴颈部肿胀治疗一例
2012-2-25初诊
友人范先生之妻,33岁,壬辰春节前即出现发热,多方治疗(主要是静脉滴注抗生素)无效,一周后突然出现颈部肿胀疼痛、灼热感。当地医生诊为淋巴结炎,继续输注抗生素治疗。将近一个月的治疗没有任何效果,依然发热,最高温度38.3°C,一般在37.5°C。每天下午发热较重,上午基本不发热。发热时颈部肿胀灼热疼痛。临时服用解热镇痛药,温度可降至正常。因为久治不愈,电话询问余病情,故建议做淋巴结活检。在济宁医学院附院取颈部淋巴结活检显示淋巴结炎。来门诊时,看到患者面容憔悴,脉之则感脉沉弱无力,略显数。便考虑为气虚发热。仔细查看咽部:充血明显,扁桃体未见肿大,舌质红,苔薄黄。颈部明显肿胀,手扪之灼热,触之则痛。患者情绪尚属于开朗,很少郁闷生气。女性必须问经期,答曰:月经周期正常,量正常,色正常,少血块。月经这么正常,判为气虚发热是不合理的。又问二便,小便正常,大便干量少,尚能每天一次。自述“肚子较硬”,方言,意思就是很少出现腹泻。经常口腔溃疡、上火,有时服用三黄片如果量少也很少出现腹泻。综合上述所得,患者必是邪热内盛,攻与颈部,出现颈部淋巴结肿胀连接成片、发热。必须重用清热解毒方可取效。
黄芩30g大黄10g(包)生地30g玄参40g麦冬30g半夏12g
厚朴15g槟榔20g丹参40g白芷15g夏枯草30g生牡蛎30g
柴胡30g香附15g青蒿15g甘草10g
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日一剂。7剂。
大黄10g单包,嘱患者如果腹泻较剧烈,下一副药就少放或者不放入。温水浸泡1小时,武火煮沸,文火煎煮30分钟。二煎加开水煎煮20分钟,两次煎取的药液混合,量600-700ml,分二次温服。
牛子12g黄芩30g 生地30g玄参40g麦冬30g厚朴15g槟榔20g丹参40g白芷15g夏枯草30g生牡蛎30g浙贝母20g甘草10g
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日一剂。7剂。
体会
颈部淋巴结肿大,中医古籍称之为瘰疬。淋巴结肿大连成片形成漫肿无际,颈部变粗,查古医籍,尚无明确命名,似属于疮疡之类。应该以清热解毒为主治之法。但患者来时面色憔悴,略显苍白,病程日久,脉象沉弱,令吾差点误判为气虚发热,欲以甘温除热之法治之。但问及患者月经情况,无论周期、经色、经量,皆属正常,由此判之,气血不应亏虚。又问之大便情况,患者很少腹泻,即使服用三黄片,加倍量服用,也很少出现腹泻。再加上颈部肿粗、扪之热感,更坚信仍属于热毒蕴结于里。便放胆重用清热解毒之药,伍大黄给热邪以出路!确实效如桴鼓,三剂热退,七剂肿消。
热邪蕴结于里,不可能尽出现高热,也可以出现低热。低热并不代表热邪轻微。发热的温度高低也不代表热邪的重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