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教你春天养生
(2012-02-29 22:09:26)
标签:
黄帝内经春天养生阳气中医健康 |
分类: 医案医话 |
黄帝内经教你春天养生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重点阐述了一年四季不同的气候环境下调养心神的要点。很多养生专家都引用这一段经文,阐述春天的养生技巧。但大多是依经解经,甚至陷入文字游戏,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更让读者无所适从。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理解其中的含义?只有理解了其中的含义,才能正确把握养生的要领。我把自己的理解阐述于下,请各位不惜赐教。
再者,春天易上火。为什么春天容易上火?有人解释说,春天气候比较干燥,所以容易上火。其实,春天之所以容易上火,还是与自然界的阳气逐渐旺盛有关。按照阴阳的均衡程度来划分人的体质,大体分为三类:阳气亢盛类、阴阳平衡类、阳气亏虚类。阳气亏虚的人一到春天得天阳之助,逐渐感到舒适;阳气亢盛之人,有时在冬天都会上火,一到春天就更容易上火;阴阳相对平衡之人,有时可能因为着急、喝水少等出现上火。大部分人多属于阴阳相对平衡之人,所以春天上火就属于比较常见疾病,诸如口舌生疮、口唇的疱疹、结膜充血(红眼病)、中耳炎、三叉神经痛等,《内经》上讲“诸痛疮疡,皆属于火”。
那么应该怎么调理自己的身体与心神呢?
《黄帝内经》说:“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这里的“夜卧早起”应该理解为夜晚要好好睡觉,好好休息,早晨要日出而作,不要睡懒觉。早起来干什么呢?锻炼身体,也就是“广步于庭”。什么是被发?古人都是留长发,挽起发髻。有人认为“被”与“披”是通假字,被发就是披发,就是比较放松随意,让头发随意的披在肩上,就像现代女同志的“披肩发”,缓形指使形体舒缓放松。在自家的庭院里轻松地、无拘无束的锻炼。在这种轻松舒缓的状态下,信马由缰的思考一些问题,想想下一步要做什么,在新的一年里的计划安排,“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就是“以使志生”。
“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三词成一排比句式,讲的是一个意思。春天,阳气刚刚萌动,有些着急的花儿就开了,有的着急地冒出了花蕾,这就是生,新的生命开始了。可是春天的阳气还不是太强,始终受到冷空气的侵袭,形成冷暖交替,严重时寒冷萧杀之气还有可能把花蕾或者花或者刚刚坐成的嫩果冻死,造成减产。当人刚刚立下志向想干一番事业时,你要鼓励他,而不是打击他,只有鼓励,才能促使他努力的朝着即定的目标奋斗!予而勿夺就是给与鼓励、给与帮助,而不是嘲讽打击,使其刚刚产生的志向消失在萌芽状态。
养生之道就是要适应春天阳气萌动渐长的规律,使阳气逐渐旺盛。肝气通于春天,春天是肝气旺的正季。如果违背了规律,不能使阳气逐渐旺盛,那就有可能伤及阳气,夏季也会出现阳气不足不旺之征,出现寒症。更没有足够的阳气满足夏季生长的需要!
春天的养生始终要呵护渐渐旺盛的阳气,使少阳之气得以稳步增长。只有这样人体才能健康。同时,要注意运动锻炼,身心放松,定下合适的合理的目标,做好一年的规划,鼓励自己朝着合理的目标奋进!
当然,素体体质属于阳气亢进者,就不需要呵护阳气了,而是要注意阳气亢进引起的火热内生。这类人容易出现上火或者温病(发热性疾病,诸如H!N!甲型流感,SARS,出血热、猩红热、脑膜炎)等。所以这类患者就需要时时清理内火,服用黄连上清丸、防风通圣丸等中成药,喝苦丁茶、绿茶等,吃苦菜,饮食清淡。预防发热性疾病的出现。